【(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蒲松龄著书(节选)蒲-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成才的问题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蒲松龄著书(节选)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蕴藉。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①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蒲松龄著书(节选)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蕴藉。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①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注】①落拓:贫困失意,景况凄凉。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③淡巴菰:烟草。 ④蒇(chǎn):完成。

  (1)请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各画一处。

  ①每 临 晨 携 一 大 磁 罂

  ②见 行 道 者 过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字词。

  ①为村中童子师___ ②具淡巴菰一包___

  ③此书方告蒇___ ④故笔法超绝___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例句:归而粉饰之

  A.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D.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夏》)

  (4)翻译下列句子。

  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

  (5)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聊斋志异》“笔法超绝”的原因,请你概括出两点。

1回答
2019-09-08 17:5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何先刚

  (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

  ①“每临晨”为时间状语,其后停顿.句子停顿为:每 临 晨/ 携 一 大 磁 罂.

  ②“见”为动词,作谓语,其后停顿.句子停顿为:见/ 行 道 者 过.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当村中孩子的老师.为:做,担任;

  ②而且还拿一包烟草.具:准备,准备好;

  ③这本书才完成.方:才;

  ④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故:所以.

  (3)本题考查文言虚词,注意结合句子分析词性及意思.

  例句和选项C中的“而”都是连词,表顺承;A.连词,表转折;B.连词,表转折;D.连词,表转折.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以:介词,把;或:或者;已:停止.句子翻译为: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停止.

  (5)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关键在于审清题目,注意筛选的要求:《聊斋志异》“笔法超绝”的原因.文中相关的句子有:①用笔精简,寓意蕴藉;②搜奇说异,随人所知;③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④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案:

  (1)①每临晨/携一大磁罂

  ②见/行道者过

  (2)①做,担任.②准备,准备好.③才④所以.

  (3)C

  (4)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停止.

  (5)①用笔精简,寓意蕴藉(语言简洁,含义深刻);②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③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长期从民间大量地搜集整理素材);④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持之以恒,著书立说).(用原文回答或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出2点即可,答对1点给2分)

2019-09-08 17:59:1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