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到客船”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马光致的问题

  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到客船”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效果?这个是高一语文的内容啊——诗词鉴赏初步啊!6号回去要交作业的啊!

  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到客船”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效果?

  这个是高一语文的内容啊——诗词鉴赏初步啊!6号回去要交作业的啊!

1回答
2019-09-09 13:2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孙卫强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句也是三个意象的主观组合.在这里我不想过多辩解“夜半钟声”是实写还是虚写,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全句乃至全诗的谐和而美妙的意境.

  夜半时分,从寒山寺,有钟声飘进了客船.语句同样平白如话.这钟声荡开了诗人的愁绪、警醒了诗人告别徘徊无依的苦楚、唤醒了诗人昂扬奋进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的愿心,这和谐悦耳的钟声也把诗人送入到甜美的梦乡.

  让我们在这和谐的钟声里,体验这美妙的意境.钟声起落,“咚”一声,这声音从空中传来,在空中消失.如微风吹过海面,风平而后浪静,夜又归于平静.这是空的妙用,动静相生.如唐王维《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声音振动耳鼓,从空中穿越,无影无形而无踪迹,看不见摸不着,跨越时空,乃至于到今天我们还在回味张继如歌的钟声.如破冰的船、似降魔的剑,振聋发聩,让人了知世事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没有永久不变的拥有.人如过客,在此暂住.惟有勇猛精进,倾心向佛,自净其意,众善奉行.正所谓“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钟声佛声唤回苦海迷路人.”

  到此,张继在寒山寺的钟声中得到了解脱和平静.张继留传的诗不多,惟有该诗穿越千年的时空,在人们心中回荡.首先这先是一首诗,是一首关于寒山寺的诗,关于寒山寺钟声的诗,一首平白如话朗朗上口、为大众乐于吟咏的好懂的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看似平铺直叙,实更具神韵.诗人完美地运用了诗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为后人创造了一个好想亲临其的意境.寒山寺因为张继这一声钟声,千年传扬,钟声诗韵,日久弥新.文人以诗与佛门结缘,该诗堪为典范.

2019-09-09 13:32:0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