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一地理练习册答案】
求高一地理练习册答案
【求高一地理练习册答案】
求高一地理练习册答案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填空
1、恒星、星云2、矮行星、彗星(流行群)
3、木星、水星;水星、海王星;金星、火星,金星
二、选择
1、A2、D3、B4、A5、?6、C7、C、D8、B、C
三、连线
略
四、读图分析
1、(1)A、C、B、D(2)D、B、C、A2、略
3、(1)日冕、色球、光球(2)、太阳黑子→光球太阳风→日冕耀斑→色球(3)光球→六千多K色球→四五千至几万K
日冕→几百万K(4)A、C
五、简答
1、恒星能自己发光;星云与恒星比,具有质量大、体积小和密度小的特点.
2、行星由固体物质组成;彗星由冰物质组成,质量很小.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选择
1、C2、D3、A、C、D4、A、B
二、读图分析
1、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2、A、C3、大
三、判断
(每句话都有不当之处:轰鸣、凛冽的寒风、沉重的、艰难跋涉、一点星光也没有、电闪雷鸣、照亮、飞扬的等)
专题3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一、填空
1、1957;19812、地月、太阳、银河3、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
二、选择
1、D2、A3、C4、A、B、C
三、读图分析
C、B、E、D、A
专题4地球的运动
一、填空
1、赤道,两极2、西十二,东十二3、减一天
4、1,快;7,慢5、黄赤交角,23°26′
6、23°26′,北回归线,南回归线7、春分,秋分,0°
8、23°26′S,0°9、最长、最短,昼,极昼;极夜
10、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四季更替
二、选择
1、B2、D3、C4、A5、B
6、D7、D8、B9、A10、C11、C
三、读图分析
1(1)__南__、__北__.
(2)A.__30°S__,__45°E__;B.__30°N__,__135°W__.
(3)__东南__,__正西__.
(4)__0点__,__21点__.
2、(1)__D__,__B__.
(2)__东__、__90__、__东6__.
(3)__8__,__C__.
3、(1)23°26′S;66°34′N
(2)蛾眉月
(3)C
4、(1)__拉萨__,__哈尔滨__,__1小时25分__.
(2)__哈尔滨__,__拉萨__.
5、(1)__北__.(2)__赤道__,__北半球各地昼夜等长__.
(3)__秋分__,__春季__.
6、(1).(2)A.(3)B.(4)D、B、C、A.
(5)B、D、D、A.(6)C.
7、(1)12月22日.(2)昼夜平分.(3)正东.(4)23°26′N.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专题5板块运动
一、填空
1、大陆漂移、海底扩张2、稳定、地壳运动的活跃
3、烈度、震级4、环太平洋、红海沿岸和东非、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洋底
二、选择
1、B2、D3、C4、C5、B、C、D6、A、B7、B、C
三、连线
大西洋→板块张裂喜马拉雅山→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太平洋西部岛弧→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碰撞
四、读图分析
1、(1)略(2)太平洋、南极洲(3)A、A、B
2、(1)略(2)C、D、A、B、D
五、简答
地球上大部分的地震和火山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板块交界处因发生张裂或碰撞,岩层发生断裂、错动引起地震;
交界处是地壳的薄弱地带,地球内部的岩浆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专题6岩石与矿物
一、填空
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石英、黑云母、长石3、化石4、花岗岩、石英砂岩、变质岩
二、读图分析选择
1、D2、C3、D4、B5、A6、A7、A
8、A、B、E9、A、F10、A、B
三、连线
花岗岩→侵入岩玄武岩→喷出岩砂岩→碎屑类沉积岩
石灰岩→化学类沉积岩大理岩→变质岩
四、读图分析
1、岩浆
CAB
变质BC沉积
2、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岩石圈
矿产
3、(1)氧、硅(2)铝C(3)C
五、简答
1、
岩石圈中的物质是不断循环.
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在地下冷凝结晶的称为侵入岩,喷出地表的为喷出岩.由于地壳运动,地壳深处的岩石亦会出路地表.
出路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以及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原有岩石受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高温高压下形成变质岩.
地壳运动还会使岩石俯冲插入地幔重新熔化为岩浆.
2、
沉积岩沉积的过程是自下而上层层叠置,能看到明显的层理构造,岩层中常保存有沉积时期的动植物化石,指示古代生物生存的环境,所以说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专题7地貌
一、填空
1、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
2、侵蚀、堆积3、高寒、缺氧、冻土4、山峰;盆地、洼地
5、严重、25、种植业6、重庆、济南、武汉、拉萨、哈尔滨
二、选择
1、A2、B3、B4、A5、A、D6、A、C7、B、C、D8、A、D9、B、C10、A、C、D11、B、D12、C、D
三、读图分析
1、(1)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