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地理的第一章重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的第一章重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的第一章重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的第一章重点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复习重点
1.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3.天体: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独立运行于宇宙中)
分类: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气体和尘埃等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只有在太空中运行才能称为人造天体)人造地球卫星、天空实验室、宇宙飞船、航天器等.
注:流星不是天体,流星体是天体
4.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统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
地月系是目前人类所知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地球.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银河系具有“铁饼”状的扁平外形,直径约为8万光年.
太阳系并没有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距银心约2.5万光年.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4.2光年.
5.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
6.彗星:是在扁长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主体部分为彗核,距太阳越近,彗尾越长.哈雷彗星的周期为76年,其公转方向与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反.
7.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日地距离)1.5亿千米,与月球的距离(月地距离)38.4万千米.
8.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体积、质量最大的是木星,距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距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距地球最近的是金星,距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金星和火星,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有光环的行星共有四颗(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地球.
9.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也可以说位于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之间.
10.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特殊性在于有生命物质的存在.
11.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地内行星:水星、金星
八大行星的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地球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地外行星:火、木、土、
天王星、海王星
12.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1)外部条件:
①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有稳定的光照条件.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自身条件:
①充足的水分:(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加速了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的过程,随着地表温度的下降,形成了原始的大洋)
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b经过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
③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地表平均15℃):主要原因是日地距离适中
13.月相: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
掌握新月(农历初一)、满月(农历十五、十六)、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形状和出现时间.
月相不断变化的原因: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月相的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下下东(上弦月上半夜出现在西部天空西边亮)
14.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K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波长由短到长)三部分.
太阳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0.4—0.76微米),约占总能量的50%.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15.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4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
16.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是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各种外力作用共同改变着地表形态
④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形成了自然带分布上的规律之一: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作为工业生产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③水能发电站利用的水能多由太阳能转化而来;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生物能也是太阳能转化来的.
④大棚农业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的光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
17.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贫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18.太阳大气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19.太阳活动是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层)
平时我们看到的明亮的太阳光盘是光球层
20.重点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活动形式
太阳大气层
活动规律
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
光球层
①光球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温度相对较低
②带电荷,能产生磁场
③存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和低峰年的交替期
对气候产生影响,不同纬度的年降水量与黑子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70-80°N地区二者呈正相关;60°--70°N地区二者呈负相关;50°—60°N地区二者有时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