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军根的问题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骨肉,咽着我的膏脂;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怀抱!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骨肉,咽着我的膏脂;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我”、“母亲”、“海狮”指什么?

  (2)材料中的“我”是如何被割占的?材料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我”是何时回到母亲怀抱的?说明了什么?

  (4)和“我”一样被外国侵略者割占的还有哪个地方?又是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这两个地方的回归什么意义?

  (5)为了妥善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母亲”采用了哪个构想?这个构想是谁提出来的?

  (6)解释这一构想的含义,并说说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1回答
2020-12-11 04:3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倪永军

  (1)根据材料中的“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可知,这是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香港》中写道的诗句,“我”指香港、“母亲”指中国、“海狮”指英国殖民者.

  (2)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给英国;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租“新界”. 材料表达作者对祖国的思念和对侵略者的愤恨.同时表达了渴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愿望.

  (3)根据所学可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根据所学可知,在《南京条约》中割去的还有澳门,澳门于1999年12月21日从澳门手中收回.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5)为了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6)据所学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故答案为:

  (1)香港、中国、英国殖民者.

  (2)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给英国;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租“新界”.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和对侵略者的愤恨.

  (3)1997年7月1日.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的增强,国际地位也提高了.

  (4)澳门.1999年12月21日.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5)“一国两制”.邓小平.

  (6)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义制度.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2020-12-11 04:36:1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