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知识点?-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胡庆勇的问题

  高一化学知识点?

  高一化学知识点?

1回答
2019-09-14 23:1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志成

  化学必修一复习资料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物质的分类(树状分类法)

  无机化合物还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

  其中酸还可以分为含氧酸H2SO4、HNO3无氧酸HCl;一元酸HCl二元酸H2SO4多元酸H3PO4;挥发性酸HNO3、HCl非挥发性酸H2SO4.

  碱还可以分为一元碱KOHNaOH二元碱Ca(OH)2Ba(OH)2多元碱Fe(OH)3;强碱KOHNaOHCa(OH)2Ba(OH)2弱碱Fe(OH)3NH3.H2O;可溶性碱KOHNaOHBa(OH)2(Ca(OH)2微溶令处理)难溶性碱Fe(OH)3Al(OH)3.

  盐可分为可溶性盐难溶性盐;正盐NaCl酸式盐NaHCO3碱式盐Cu2(OH)2CO3

  2.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类型实例

  单质化合物

  氢气生成氯化氢

  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

  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

  酸盐

  盐酸生成氯化钠

  化合物单质

  氯化钠生成钠

  盐氧化物

  碳酸钙生成氧化钙

  无机物有机物

  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

  3.化学反应类型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又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4.物质的量

  (1)概念: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第七个基本物理量,四个字不能分开,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

  (2)单位:摩尔(mol).

  (3)1mol的标准:1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

  l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单位为mol-1.

  (4)摩尔质量:l摩尔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也就是说,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符号:M,单位:g•mol-1或kg•mol-1,M=m/n.

  当以g•mo1-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二、物质的聚集状态

  1.物质的聚集状态通常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

  2.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

  (2)在标准状况下,l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符号:Vm单位:L•mol-1.V=n•Vm

  四个要点:①条件:标准状况;②物质的量:lmol;③状态:气体;④体积:约为22.4L.

  三、物质的分散体系

  1.概念:把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的物质称为分散系.

  2.分类方法:按照分散质颗粒的大小把分散系分成:浊液、胶体和溶液三类.其中分散质粒子最大的是浊液,最小的是溶液,介于两者之间的是胶体.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散系

  浊液胶体分散系溶液

  颗粒大小>100nm1~100nm<1nm

  主要性质分散质不能透过滤纸,

  不透明、不均一、不稳

  定、易分层、可能有丁达尔效应分散质能透过滤纸,透

  明、均一、较稳定、不分

  层、有丁达尔效应分散质能透过滤纸,透

  明、均一、稳定、不分

  层,无丁达尔效应

  实例泥浆水(悬浊液)

  敌百虫乳剂(乳浊液)氢氧化铁胶体

  淀粉胶体蔗糖水溶液(分子)

  食盐水溶液(离子)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思维过程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边总结边完成下表)

  二、常见物质的检验

  其他方法:焰色反应(钠:黄色、钾:紫色)

  三、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单位为mo1.L-1或mol•m-3.表达式:

  c(B)=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1)仪器:容量瓶.

  (2)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固体溶质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③溶解.④移液洗涤.⑤定容.

  最后将容量瓶中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备用.(详细步骤见课本24页)

  规律总结

  1.物质检验的操作步骤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一般应包括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四个部分,要求做到:

  ①“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验;

  ②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支试管”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③要“先现象,后结论”,如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所观察到的现象应记录为“有气泡产生”或“有无色气体放出”,不能说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或“有无色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2.常见物质的主要物理特性

  (1)固体物质的颜色

  ①白色固体:CuSO4、MgO、P2O5、CaO、Ca(OH)2、CaCO3、KClO3、KCl、NaCl、Na2CO3等②红色固体:Cu、Fe2O3③黑色固体:C(木炭)、CuO、MnO2、Fe3O4、铁粉④蓝色固体:CuSO4•5H2O⑤绿色固体:Cu2(OH)2CO3⑥淡黄色固体:S.

  (2)沉淀的颜色

  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物是AgCl、BaSO4.

  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物常见的是CaCO3、BaCO3、MgCO3、ZnCO3、BaSO3、CaSO3.

2019-09-14 23:21:1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