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彭小新的问题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②,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③,或倍尺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②,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③,或倍尺④,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⑤,昌蒲被之,青鲜⑥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⑦,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⑧,可列坐而庥⑨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⑩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⑪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选自《柳河东集》)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幽幽然:流水幽静的样子。③咫(zhǐ)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④倍尺:二尺。⑤泓(hóng):深潭。水深而广。⑥鲜:苔藓。⑦纡余:曲折伸延。纡,弯曲。⑧箭:小竹。⑨庥(xiū):树荫。⑩酾(shī):分流,疏导。⑪鷁(yì):清洁。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民桥其上()

  (2)昌蒲被之()

  (3)北堕小潭()

  (4)遗之其人()

  2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如鸣珮环  青鲜环周

     B.潭中鱼可百许头 其长可十许步

     C.隶而从者 予从州牧得之

     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又折西行

  2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24.揣摩课文和本文后,完成题目。

  (1)《石渠记》和《小石潭记》都以作者的游踪为序,采用____的手法来组织材料。同时,作者还都运用了____的手法,把自己的心情和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

  (2)结合上述特点,请你以《石渠记》为例,简要分析其妙处。

1回答
2020-12-12 21:2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关迎晖

  20.(1)架桥(2)通“披”,覆盖(3)落,流(4)留给 

  21.A(前者是指“玉质装饰物”,后者是指“环绕”的意思)

  22.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23.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已经很宁静,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在远处传播。

  24.(1)移步换景 情景交融

  (2)示例:作者通过描写岸上奇石怪木林立、花草修竹繁茂的美景渲染了石渠周边清寂的环境表现了作者排遣郁闷、寄情山水的幽静心境。 

  [参考译文]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涑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一尺,有时有二尺宽,它的长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潭,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它。(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绝行一些,斜着看好像没有尽头,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们可以并列坐在树荫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已经很宁静,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在远处传播。

    我是跟随柳州太守时发现它的,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於泥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所以我把它全都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从鶴渠到达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2020-12-12 21:31:1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