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白桦:文学是我的-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自宽的问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白桦:文学是我的生命舒心白桦,1930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文学成为他寻找人生道路的火炬--“我最初接触的是坊间的线装书,其中有】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白桦:文学是我的生命

  舒 心

  白桦,1930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文学成为他寻找人生道路的火炬--“我最初接触的是坊间的线装书,其中有经典,也有史籍。我既希望文学照亮自己,也希望文学照亮别人。”

  1942年至1945年,白桦离开家乡去潢川就读初中,晚上在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作坊里什么人都有,白桦目睹难民们所受的苦难,创作了第一首诗歌《织工》,发表在《豫南日报》.那一年,白桦15岁。他热心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激愤的文字和尖锐的言谈,引起了特务的注意与跟踪。1947年,白桦逃离国统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白桦参军后,写一些报道,把战斗故事刻印成画,发给下面的连队;但宣传用的快板,离文学还是比较远。

  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桦随军驻守云南边境;1952年,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长,在部队开始了诗歌和小说创作。

  1953年,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第二年,白桦的《无铃的马帮》又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王晓棠饰演女一号,由此而一举成名。

  1953年5月,白桦和胡风初次相识。两年后,他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为此,在后来的“肃反运动”中,他解释了几十次都没法交代清楚。

  1955年,白桦成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的创作员。其间先后出版了《边疆声音》等小说集,《金沙江的怀念》等抒情诗集,成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知名的部队作家之一。

  1957年,27岁的白桦被划为“右派”,打入另册,当过好几年钳工。在“文革”中他的作品还一律作为毒草加以批判斗争。

  “挫折使我发誓放弃文学,甚至把所有的笔记、日记全部毁掉,扔掉所有的笔。”白桦说。但是,“文革”结束的第二天,白桦只用一周时间就写出话剧《曙光》。

  1980年底,根据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摄制成的《太阳和人》,又引起一场全国性的大震荡。故事讲述黄永玉等一大批劫后余生的中国艺术家,经历了各种生活的折磨,但对祖国的爱始终不渝,表达了对祖国的爱,是苦苦的爱恋。

  1981年,对于白桦来说,是沉重的一年,举国上下卷入这场沸沸扬扬的批《苦恋》的事件。“《苦恋》有自己经历种种波折后悲凉的情绪。今天回想起来,这场批判是一场观念的较量,是‘文革’后最为激烈的一次,它检验了很多人的观念和勇气。”白桦说。

  1982年,白桦写了一部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这部作品因其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吴越争霸历史,引起了巨大思考和争议。33年后,这部作品得以重排,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89岁的蓝天野终于看到了作品重新上演。

  数十年来,白桦的家庭由于他的缘故屡遭不幸。1984年他的儿子曾劝他改变生活方式。白桦复信说:“我不能,因为文学是我的生命。一个有生命的人怎么能不重视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2009年,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的发表是白桦看重的事情,因为这首诗他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白桦激动地流泪说:“流了八十年的眼泪,泉水依然涌动,这八十年的泪水,把我这双眼睛洗涤得像儿童那样明亮。”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白桦是一位军人,解放初期,随军驻守云南边境,后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长,开始诗歌和小说创作。

  B.本文没有写白桦在文革时期--六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创作,这是因为这期间由于政治的原因白桦没有进行创作。

  C.本文的选材十分集中,把焦点聚集在白桦的文学创作上,而对于白桦其他方面的事情则很少提及。

  D.本文在叙述白桦所经历的事件时基本上写出了具体的时间,还多次引用其本人的话语等,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这一特点。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无铃的马帮》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白桦由此一举成名。

  B.白桦读初中时,在她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因创作发表反映难民们所受的苦难的《织工》而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与跟踪。

  C.白桦的作品饱受争议,1981年举国上下都卷入了沸沸扬扬的批《苦恋》的事件;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也引起了巨大的思考和争议。

  D.白桦和胡风相识,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在“肃反运动”

1回答
2019-09-20 02:1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吉小军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由于政府的原因白桦没有进行创作”错误,话剧《曙光》是在“文革”结束的第二天,白桦用一周时间写出的,即是在七十年代写出的;另外,“由于政府的原因”于文无据.故选B.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一举成名的是王晓棠而不是白桦,原文表述为“白桦的《无铃的马帮》又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王晓棠饰演女一号,由此而一举成名”.B项,“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与跟踪”不是“因创作发表反映难民们所受的苦难的《织工》”,原文表述为“他热心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激愤的文字和尖锐的言谈,引起了特务的注意与跟踪.”.D项,“白桦和胡风相识,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只是“白桦的家庭在数十年间屡遭不幸”其中的一个原因.故选CE.

  (3)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在白桦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遭受了各种苦难,创作生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创作,始终以一种积极者的心态面对生命,在文革结束后重新回到创作的生活中去,创作许多代表人民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作品,给苦难的中国带来生命的希望,表达对祖国矢志不渝,苦苦的爱恋之情.如“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的发表是白桦看重的事情,因为这首诗他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白桦激动地流泪说:‘流了八十年的眼泪,泉水依然涌动,这八十年的泪水,把我这双眼睛洗涤得像儿童那样明亮’”.

  答案:

  (1)B

  (2)CE

  (3)①《苦念》讲述的是劫后余生的中国艺术家,经历了各种生活的折磨,但对祖国的爱始终不渝,是苦苦的爱恋.②白桦也是因为其进行的文学创作遭遇到了生活的种种磨难,但他视文学为自己的生命.即使在他发誓放弃文学,甚至把所有的笔记、日记全部销毁,扔掉所有的笔,可仍在“文革”结束的第二天仅用一周时间又创作了话剧《曙光》;还花了十年的心血创作了长诗《从秋瑾到林昭》.

2019-09-20 02:20:5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