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本质和特征?-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蒋雁的问题

  音乐的本质和特征?

  音乐的本质和特征?

1回答
2019-09-20 20:5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钱良存

  音乐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认为: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主观反映的结果.因此,作为艺术组成部分之一的音乐,也必然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主观反映.就用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哭泣和叹气的音调来说,这些音调的特点总是下行的.比如,叹气的一声“咳”,就是从高音向低音方向滑下来的,绝不会是相反的,因此,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哭泣、悲伤和叹息的旋律也总是下行的.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当然,艺术的反映不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描绘,而是音乐家把自己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个人看法、态度等加以高度概括,再以“音响”为“原料”加以表现的结果.当我们欣赏法国近代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时,那威严咆哮的狮王、飞快奔跑的羚羊、迟拙缓慢的乌龟、庞大笨重的大象、灵活机警的袋鼠、唧喳喧闹的小鸟、高雅美丽的天鹅……无不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所有这些动物形象的描绘和性格的刻画,都是曲作家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娴熟的技巧,将自然音响经过高超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可见,音乐创作离不开音乐家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它是音乐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主观反映.•

  另一方面,音乐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还表现在人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也同样基于社会实践过程.事实也正是这样.如果一个人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就难以对音乐有正确的感知和丰富的表现.有一家报纸曾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一位家长请音乐家庭教师给他的孩子上“音乐欣赏”课.音乐教师上的第一节课便是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当听到组曲中的第二段小曲——《母鸡和公鸡》中那一片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时,老师激动地说:“……你听,这一段是描绘母鸡和公鸡的叫声,多么形象啊!”岂料,孩子的一个问题让这位音乐教师惊讶万分:“老师,鸡会叫吗?它们是怎样叫的呢?”试想,一个连鸡叫声都不知道的人,能为音乐所“心动”吗?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要想期望这样的孩子爱好音乐,那是没有希望的.正如期望一个不懂希腊文的人在听到别人用原文读荷马的诗时能够赞美它的美一样没有希望.难怪这位教师后来发出这样的感慨:看来教音乐,得先从教听母鸡叫开始!

  从上述例子中可见,音乐是一种有特定思想内容的音响形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映.这就是音乐的本质.基于此,有意识地引导学前儿童用听觉去摄取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研究其音质的美,并帮助其不断积累和丰富生活经验,是每个幼儿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音乐的基本特征

  (一)材料的特殊性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根据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构成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音区、调式、和声、织体、曲式等音乐表现手段和组织形式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并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的.

  (二)流动性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随着时间的进程逐渐展示音乐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最终为听者所感受理解.它能够在时间的流动中不断展开、发展和完善其组织结构.

  (三)情感性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是用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通过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来打动人、感染人.

  (四)表现性

  音乐虽然也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但由于音乐构成材料的特殊性,使得这种反映与美术、文学等艺术样式完全不同:它既不能把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以语言文字符号的形式描绘出来,也不能如绘画般地直接诉之于人的视觉.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带有一定的间接性.

  (五)不确定性

  音乐不能直接提供形象,不能直接表述思想内容,难以直接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人们通过听觉感受到的音乐信息是非语义性的,所以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不确定性.音乐形象往往体现出个人的、个性化水平和特点,表现出人的听觉感受能力的明显差异性.

2019-09-20 21:03:4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