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①在饥荒的年代,真正能让乡村吃饱的,是红薯.②红薯,是-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黄俊卿的问题

  【红薯①在饥荒的年代,真正能让乡村吃饱的,是红薯.②红薯,是坡地盛情开放的另一种生命.每一窝红薯,都是一个繁茂的家族,不断复制着祖先的信念:让乡村体味吃饱的感觉.③乡间的笑容总是】

  红薯

  ①在饥荒的年代,真正能让乡村吃饱的,是红薯.

  ②红薯,是坡地盛情开放的另一种生命.每一窝红薯,都是一个繁茂的家族,不断复制着祖先的信念:让乡村体味吃饱的感觉.

  ③乡间的笑容总是与红薯连在一起,从每一块红薯光洁的皮肤开始,从它们硕大的腹部所蕴含的能量开始.乡村的笑声中,一些红薯在地窖中冬眠;另一些成为薯片或薯条,以干粮的方式在房檐下等待来年人们的享用.

  ④红薯在初夏的气候中扎根、开花,并将繁茂的颈和叶编织.我记得翻薯苗时的童年.用一根竹杆将薯苗那些触地的小手轻轻拨起,排好,给它们一种新的秩序,一种良好的生长的秩序.秋末冬初,父亲将红薯身上的泥土一一扳去,红薯们也享受着父亲的抚摸.它们真心感谢黄土、阳光和雨露,更感谢养育了它们,并赋予它们生命价值的乡亲们.

  ⑤红薯的兄弟们坐在父亲的竹筐中走下坡地,它们听到了扁担的喘息.月光也从坡地走下,洗清父亲的脚步和他身上的担子.它们在逐渐看清乡村的模样,并在一步一步走近它时,看到了路上眺望的母亲.

  ⑥乡亲们终于尝到了一种幸福的东西——饱嗝,这是那个时代最为渴求的声音,是满坡的红薯对乡亲们最好的报答.在这种报答的持续中,乡村和它的孩子才慢慢长大.

  (有删改)

  9.文章第②段说“每一窝红薯,都是一个繁茂的家族,不断复制着祖先的信念”,你觉得他们“祖先的信念”是什么?

  10.细读第⑤段中划线句子,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加以赏析.

  11.文章第⑥段说“饱嗝,这是那个时代最为渴求的声音,是满坡的红薯对乡亲们最好的报答”,请细读第④段,说说红薯为什么要报答乡亲们.

1回答
2019-09-21 14:0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任世锦

  9、祖先的信念:让乡村体味吃饱的感觉.

  10、没有划线的句子,不过这一段应该是运用了拟人的写法,从红薯的角度表达了乡亲们对丰收的期盼,生动的刻画了人们对在饥荒年能吃饱肚的一种渴望.

  11、因为是乡亲们辛勤耕种.赋予他们生命的价值.

2019-09-21 14:10:4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