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心理现象有哪些】-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解飞的问题

  【人类心理现象有哪些】

  人类心理现象有哪些

1回答
2020-12-19 00:1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陈维南

  1.反馈效应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下面是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验.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如此进行了8周教学.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了8周教学.结果除第二组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态的进度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

  心理学家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教师的反馈.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

  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

  二是重视老师在作业或试卷上所作的评语,认真总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取得高分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2.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一词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他以此来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3水桶效应

  一个木制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所以在一个团队、群体中,劣者的危害极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桶效应”.

  4.奋起效应

  这是与破摔效应意义相反的一种积极效应:当一次大的挫折后,受挫人不仅不气馁,反而激发起改变现况、奋力向上的意志,从而迅速成功的心理效应,即奋起效

  5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6.门坎效应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7.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8.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

  9.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具体说,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势,从而影响到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决策中收集正确的情报加以分析而言,这种效应是不利的.无论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坏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往往比较偏颇.如果在招聘考试和考察员工绩效时,只凭第一印象,就会被某些表面现象蒙蔽.

  首因效应在招聘过程中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对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应聘者容易赢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者往往给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选拔人才时,既要听其言、观其貌,还要察其行、考其绩.

  10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在较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

  11效应(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晕轮”,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晕轮”,这都会干扰对信息的评价,要克服晕轮效应就必须坚持客观,不掺杂主观成分.

  12蝶效应

  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问题时,出现了疑难问题:她在计算机上用一组简化数据模拟天气的演变,原本是想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但是,事与愿违,多次计算表明,初始条件的极微小差异,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心理情绪也是如此,有一组漫画显示,一个人在单位被领导训了一顿,心里很恼火,回家冲妻子发起了脾气,妻子无来由地被训,也很生气,就摔门而去.走在街上,一条宠物狗拦住了去路,“汪汪”狂吠,妻子更生气啦,就一脚踢过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过一个老人面前,把老人吓了一跳.正巧这位老人有心脏病,被突然冲出的小狗一吓,当场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

  洛伦兹发现了微小差异导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动翅膀,它煽动起来的小小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

2020-12-19 00:15:3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