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三首中,其一里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哪2种-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如玉的问题

  十六字令三首中,其一里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哪2种

  十六字令三首中,其一里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哪2种

1回答
2020-12-19 19:2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孙维銮

  夸张:“离天三尺三”,写出山之高耸.比喻:“刺破青天锷未残”,写出山之险峻.

  这三首写山的《十六字令》,虽非作者一时之作,犹如三个特写镜头,从行军写到战斗,内容上浑然一体,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大山的总体形象加以典型化以后凸现在我们面前,表现了作者的革命志向和宏大情怀.

  第一首,表现山的高耸.巍峨高山,拔地而起,“离天三尺三”,极言山之高,而骑在马上的人不但不下马,反而频频加鞭,这是何等豪迈的气概!作者以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描绘了山之高大、险峻,反衬出红军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第二首,描绘山的壮伟.群山重峦起伏,犹如狂涛巨澜,翻江倒海;又如万马奔腾,鏖战正酣.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化静为动,生动地点出群山起伏、层峦涌动的奔腾局面,极写群山磅礴,雄伟的气势,表现了英姿勃发、勇敢善战的红军战士的形象.

  第三首,写山的险峻.大山像一把巨剑,刺破青天而锋刃不损;它像一根擎天石柱,挺立天地之间.作者以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渲染山之峻峭、伟岸,并以此象征红军崇高、坚韧的革命意志和顶天立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三首词,就山的形象而言,它们各自独立,各有特点;从整体上看,它们又共同构成一幅统一完整的画面.这幅画面又有很深的象征意义,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将士的崇高形象和宏伟气魄.

2020-12-19 19:28:4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