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一出来,才晓得自己错了。天上那层灰气已经散开,不很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出来,才晓得自己错了。天上那层灰气已经散开,不很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祥子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慢腾腾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黏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跟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得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从口腔到胃里,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地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地打嗝,水要往上漾。
(1)下列不构成比喻的一句是
[]
A.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
B.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黑夜似的
C.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
D.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文中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
A.视觉——听觉——触觉——嗅觉B.视觉——触觉——听觉——嗅觉C.视觉——听觉——嗅觉——触觉D.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3)本段文字着重描写的是
[]
A.阳光的暴烈
B.祥子拉车的痛苦心理活动
C.既写阳光的暴烈,又写祥子拉车的痛苦心理活动
D.祥子拉车的痛苦情景
(4)从全文内容来看,文段中有关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
A.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备受煎熬的痛苦生活,深化了主题。
B.具体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酷热,突出地衬托了祥子在烈日下备受煎熬的痛苦生活,深化了主题。
C.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天气酷热的特点,突出地渲染了酷热的气氛,深化了主题。
D.侧面写出了祥子的痛苦生活,深化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