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胡勇的问题

  阅读理解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

  阅读理解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乙)”、韩翃的《秋斋》:“(丙)”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丁)”,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的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有:“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真”的度量,成为中国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

  (1)甲、乙、丙、丁四处,作为例证的诗句各是哪一项?

  []

  A.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

  B.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C.隔牖风吹竹,开门雪满山

  D.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

  E.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2)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有哪几项?

  []

  A.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B.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C.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D.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

  E.他先画枝节叶片,然后再用淡墨勾画渲染。

  (3)下面的词语分别能表现A萧悦、B苏轼、C倪云林、D金冬心中哪三位竹画家的艺术特色?

  ①雄健、豪放()②古拙、朴质()③雅致、逼真()

  (4)简要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不超过26个字)

  (5)我国竹画从整体上看(不是指某个画家)有哪些主要特点?根据这段文字简要答出三点,有的可从文中找出句子改写。(不超过60字)

1回答
2019-09-28 08:3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任江

  略

2019-09-28 08:39:1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