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文言文】-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黄劲杉的问题

  【如何写文言文】

  如何写文言文

1回答
2019-10-01 11:1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马元魁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或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变得完全不同,如“汤”、“烈士”、“爪牙”(古代指武臣,无贬义);大多数情况则是,一些多义词语,只是其中一两个义项古今相同,其他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比如“伐”古今都有“砍伐”、“讨伐”的意义,但古代还有“功业”、“自我夸耀”的意义.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词,古代都是一个词组,意义自然也就相差很大.如“祖父”、“形容”等.阅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古今意义的差别,以今度古,望文生义,就很易出错.下面将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语,按单音和双音两类分列于后,括弧内注明古义或古代才有的意义.对古代是词组现代是双音词的不再加以说明.

  单音词

  被(遭受,覆,盖,通“披”)兵(武器,军事)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

  床(一种坐具)存(思念、爱抚)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

  豆(古食器)多(称赞)伐(功业,自夸)访(咨询)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讽(背诵,委婉劝告)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封)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购(悬赏捉拿)河(专指黄河)恨(遗憾)集(栖止)几(希望)假(借给,借助,宽容)江(专指长江)揭(高举)就(靠近,完成)窃(表自谦)穷(困窘,竭尽)劝(勉励)却(退,推辞,回头)去(离开,相距)让(礼让,责备)稍(渐渐)少(稍微)身(自身)是(这)适(前往)树(种植,培养)速(招来,邀请)汤(热水,开水)涕(眼泪)偷(得过且过)臭(气味)厌(满足,吃饱)再(两次,第二次)造(到……去,成就)贼(祸害,残害)遮(拦住)走(快行)

  双音词

  百姓(百官)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俗)处分(处置,安排)从容(语言得体)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大块(自然界)地方(土地的纵横)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放心(散失了的志意)非常(意外情况)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逢迎(迎接)感激(感动奋发)光景(光阴)故事(往昔的事,旧例)横行(纵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挡)交通(勾结,彼此相通)结束(整装,装束)经济(治理国家)舅姑(公公与婆婆)具体(具备形体)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可怜(可爱,可惜)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美人(妃嫔)莫非(没有……不是)南面(登上帝王之位)便宜(因利乘便)其实(它的果实,他[或它]的实际)妻子(妻子和儿女)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秋天(秋季的天空)青春(春天)人民(百姓)三尺(指剑,指法律条文)山东(崤山以东,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身体(亲自实行)首领(头和脖子)书记(主管文书的官员)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提纲(抓住纲领)同志(志向情趣相同)突出(突然出现)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文章(法律条文,文彩)无赖(无所依恃,无聊)无论(不要说)无日(没多少日子)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县官(指天子,指朝廷或官府)消息(消失和生长)行李(外交使者)形容(形体和容貌)学者(学习的人)颜色(容貌)野人(居住在郊野的种田人)一贯(用同一原则、理论贯彻始终)一再(一次和两次)以为(把……看作,使……成为)殷勤(诚挚而恳切)因为(因此作……)影响(影子和声响)鱼肉(残害与欺凌)于是(在这……)丈夫(成年男子,泛指男人)丈人(对男性长者的尊称)爪牙(武臣,泛指辅佐之人)政治(政事)指示(指出来让看)智力(智慧和力量)中国(泛指中原地区)祖父(祖辈和父辈)左右(侍从人员)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课本编者列出的340个常用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应是学习的重点.在这340个实词中,出现频率更高所含义项较多的又是下面100个实词.

  拔、拜、暴、报、被、比、鄙、敝、兵、薄、策、察、乘、除、从、殆、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兼、间、简、见、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屏、窃、倾、穷、趋、却、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引、遇、援、责、直、至、致、质、著、卒、族.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因为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分,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通假字之于本字,大部分是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是就古代读音而言的),只有少数是形体或偏旁相近.通假字的读音,一般可按所表示的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现将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的常见通假字及其读音、意义分列于后.

  用文言文写书信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1、问候语: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有“你好”、“近好”、“节日好”等.

  2、先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

  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

  敬语:写信人在书信结束时身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多用“此致、即颂、顺祝”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下一行项格处,用“敬礼、X安、安康”等词与前面呼应.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奉、拜上”,对同辈用“谨启、上”

  信封: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收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后加“收、启、鉴”等字

  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并尽量写得详细周全一些.最后填写好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文中绝对不可以出现你我他的字样.

2019-10-01 11:17:2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