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台湾有哪些别称?-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匿名的问题

  古代的台湾有哪些别称?

3回答
2016-05-26 09:1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匿名

  历史上宝岛台湾的别称:

  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

  夷洲(三国)——流求(隋唐)——琉球(元)——小琉球(明)——台湾(清)

  三国:230年卫温去夷洲

  隋朝:隋炀帝派人去流求

  元朝:称琉球,设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

  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1683年施琅平台湾,清朝进驻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

2016-06-01 19:25:15
匿名

  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

  夷洲(三国)——流求(隋唐)——琉球(元)——小琉球(明)——台湾(清)

2016-06-03 19:20:21
露露

  台员」同音异字的有「大湾」,「大宛」,「台湾」等。

  「台湾」一辞系源自平埔族西拉雅语「Taian」或「Tayan」意为对外来者的称呼。「台员」一辞始是於15-16世纪的「东蕃记」(周樱著)。

  17世纪时荷兰占领台湾,海盗颜思齐开始称呼台南附近为「台湾」,荷兰人则称为「Taioan」(台窝湾 ),日本人丰臣秀吉则称台湾为「高山国」,但是,日本商人以台湾北部平埔族的KieTagarang(凯达格兰)部族称台湾而音译为「鸡头笼」,是为汉译「鸡笼」的由来。并且「鸡头」即「鸡冠」,日语为Tosaka转讹而为takasago汉字作「高砂」,成为台湾的代号,台湾的原住民被日本人称为「高沙族」。

  郑成功据台後,以「Taiuan」的闽南语音跟「埋完」同音,音义不好而改称「东都」,郑经又改称「东宁」,满清时才再恢复为「台湾」。

  「台湾」一辞,之後即沿用至今。

2016-06-05 03:11:0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