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游石房洞山二十七日晨起,-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蔡毅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游石房洞山二十七日晨起,饭而行。由冈东南下峡,一里余,复有烟气郁勃,则热水复溢坞中,与冷水交流而西出峡。其坞皆东大山之环壑也。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石房洞山

  二十七日晨起,饭而行。由冈东南下峡,一里余,复有烟气郁勃,则热水复溢坞中,与冷水交流而西出峡。其坞皆东大山之环壑也。由其南复上坡里余,有坑自东山横截而西,若堑界之者,其下亦水流淙淙。随坑东向上一里,从坑坠处南渡其上。盖其东未渡处,亦盘壑成坪,有村倚东峰下,路当其西南。半里,有岐,一南行坡上,一东向村间。遂循东峰南行,前望尖山甚近。三里稍下,见一坞横前,其西下即乌索之旁村,其南逾即雅乌之西坳矣,乃悟此为固栋道,亟转而东,莽行坡坂间。一里,得南来大路,乃知此为固栋向南香甸道,从之。渐东北上一里,稍平,东向半里,复上坡,平上者一里,行峰头稍转而南,半里,即南雅乌之脊也。东随坞脊平行半里,乃东北下。抵坳东,则有路西自坳中来者,乃热水塘正道,当从坠坑东村之岐上,今误迂而南也。于是又东下一里余,其下盘而为坪,当北山之东,山界颇开,中无阡塍,但丰草芃芃。东北一峰东突,嶻嶪前标,即石房洞山也。

  于是循西山又北下半里,见有两三家倚南坡而庐,下颇有小流东向而坠,而路出其西北,莫可问为何所。已而遇一人,执而询之。其人曰:“雅乌山村也。”亟驰去。后乃知此为畏途,行者俱不敢停趾,而余贸贸焉自适也。又北一里,再逾一东突之坡,一里,登其坳中,始觉东江之形,自其南破雅乌东峡而去,而犹不见江也。北向东转而下,一里,有峡自西北来,即嶻嵲后西北之山,与西界夹而成者,中有小水随峡东出,有小木桥度其上。过而东,遂循北山之麓,始见南壑中,东江盘曲,向西南而破峡。盖此地北山东突而嶻嵲,南山自石洞厂南,盘旋西转,高耸为江东山北岭,与北对夹,截江西下,中拓为坞,曲折其间,路从其北东行,一里,有岐东南下坞中,截流渡舟,乃东趋石洞之道。

  (《徐霞客游记》节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热水复溢坞中溢:充满而流出B.亟转而东,莽行坡坂间亟:急忙C.已而遇一人,执而询之执:拉住D.乃东趋石洞之道东:东面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石房洞山道路曲折复杂的一组是()

  ①有村倚东峰下,路当其西南 ②乃悟此为固栋道,亟转而东 ③当从坠坑东村之岐上,今误迂而南也

  ④东北一峰东突,嶻嶪前标,即石房洞山也 ⑤中拓为坞,曲折其间。路从其北东行 ⑥其人曰:“雅乌山村也。”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房洞山既有崇山峻岭峡谷山坞,又有小桥流水芃芃丰草,使作者既感受到了旅途的艰辛,又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B.石房洞山山峰林立,道路难行,作者虽然有向导随行可供询问,仍然有几次误入歧途,险些迷失了道路。C.本处节选详细记叙了游览的路线及沿途风景,充分体现了古代游记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特点。D.石房洞山的道路虽然曲折难行,但是并没有挡住作者前行的脚步,此文可以使我们再次领略到徐霞客的执著精神。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循东峰南行,前望尖山甚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乃知此为畏途,行者俱不敢停趾,而余贸贸焉自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其坳中,始觉东江之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答
2020-12-24 03:1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利强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1)(我)就沿着东峰往南走,往前看尖山距离非常近。(2)后来才知道这里是险途,行人都不敢停脚,而我糊里糊涂坦然自如。(3)(我)攀登至山坳中,这才发现东江的地形。

  

  

2020-12-24 03:21:4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