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东雪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四年,吴使季札聘①于鲁,请观周乐。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

  去齐,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自卫如晋,将舍于宿(地名),闻钟声,曰:“异哉!吾闻之,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君在殡而可以乐乎?”遂去之。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

  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去,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或见疑,必思自免于难。”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十七年,王余祭卒,弟余昧立。四年,王余昧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余昧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余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十三年春,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诸曰:“不索何获!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手匕首刺王僚,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

  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选自《史记·吴太伯传》,有删节)

  【注】①聘:诸侯之间派使节问候。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不义:认为……不讲道义B.子速纳邑与政纳:接纳、接受C.辩而不德,必加于戮辩:有才干谋略D.吾子勉之!勉:尽力,努力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札政治上见微知著的一组是(3分)

  ①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

  ②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

  ③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

  ④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

  ⑤辩而不德,必加于戮 ⑥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④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季札是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因为其贤能,寿梦曾想立他为国君,但是他没有接受。不得得已,梦寿只好让长子诸樊继位,执掌国政。B.诸樊死时,留下遗命令传位于余祭,是想按兄弟排行往下传,以实现父亲的愿望,但季札的哥哥们都想做国君,就把延陵封给了季札。C.季札出使之初路过徐国时,心里已决定将自己的佩剑送给徐国国君;当他出使回来路过徐国时,徐国国君已经死去,季札将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旁边的树上。D.公子光

1回答
2020-12-23 18:2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晓剑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

  
(1)您为人刚直,或许会被猜疑,(您)一定要慎思如何使自己免于祸患。(“直”1分;被动1分;句意1分)

  
(2)我能怨恨谁呢?(也只能)哀悼念死者,侍奉生者,等待天时到来。(宾语前置1分;“哀”“事”1分;句意1分)

  
(3)延陵季子的仁爱心怀,向慕道义终生不止,能够见微知著辨别清浊。啊,(他)又是(一位)多么见多识广、博学多知的君子啊!(“见微而知清浊”1分;“何其”1分;句意1分)

  
小题5: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参考译文: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

  

  
小题1:

  

2020-12-23 18:30:5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