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邓华林的问题

  文言文阅读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

  文言文阅读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石铁色,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傲睨,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注】①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观看,自称“卧游”。②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距可数百步可:大约B.盍处一焉,以谢山灵盍:为什么C.微子言,不及此微:如果没有D.如披草寻磴披:分开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组是( )A.①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②蟹六跪而二螯B.①日之夕矣,舟泊前渚②句读之不知C.①呼舟子劳以酒②皆以美于徐公D.①较诸二子,不多乎哉?②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B.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C.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D.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小题4:作者没有走出船中一步,为什么说“快矣哉,是游乎”?(4分)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3分)

  译文:

  (2)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3分)

  译文:

  (3)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4分)

  译文:

1回答
2020-12-23 19:4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林笠

  小题1:B小题2:D小题3:C小题4:①作者虽然没有亲自登山,但对“钓台”却有“目游”“鼻游”“舌游”“耳游”的独特感受;②“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只要你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

2020-12-23 19:47:4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