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下题。王孙国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日:“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下题。
王孙国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日:“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日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乎鬼神,顺导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焉?囝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节选自《国语》)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定公飨之飨:大宴宾客
B.
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 道:说出
C.
以戒不虞者也不虞:意外的祸患
D.
而皇神相之 相:看相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
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
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D.
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焉?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赵简子把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佩玉当作宝,王孙圉则认为,国家的宝是人才,其次是对国家和百姓有利的事物,玩物不能算宝。
B.
通过对比观射父,王孙圉认为左史倚相是楚宝,是因为左史倚相能说出先王的遗训和各种典章制度,用来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事情,并在清晨和傍晚把善恶说给君王听,使君王不忘记先王的功业,还能对上下的人说出鬼神的欲望邪恶。
C.
祭祀的玉器,如果能够保护庄稼好好生长,使它不遭受水灾旱灾,就是宝贝;大龟能够卜出善恶来指导人们,那也算是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