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檀景丽的问题
《论语》六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论语》六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A.学而时习之(按时) B.思而不学则殆 (松懈)
C.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D.死而后已(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___
A.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于我如浮云
D.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你是否同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说法?请结合生活实际阐述。
1回答
2020-12-25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