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面临相似的历史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两国都曾向西方取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昔同治初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面临相似的历史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两国都曾向西方取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昔同治初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问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言中!惩前毖后(吸取前面的教训,日后不再犯错),亡羊补牢……尚可以知从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1896年)
(1)材料中中国人游历欧洲、购买船炮后发起什么运动?俾斯麦认为造成未来中弱日强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中梁启超感叹俾斯麦的预测“不幸言中”,所指何事?
(3)梁启超列举俾斯麦的言论,有何目的?以梁启超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为是否完全实现“亡羊补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