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悠然亭记(明)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丁淑艳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悠然亭记(明)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悠然亭记 (明)

  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乙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陕阻,兹山何啻泰山之县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选自《明清散文》)

  注释:①僦(ji))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隩(4o)阻:深险难行之地。④礨(l7i)石:大石。⑤缗(m0n):在这里指杂芜。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盖去县三十里 去:距离、相距

  B.

  不独一时之所适 适:适意、舒适

  C.

  而中无留滞 中:中间、里面

  D.

  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僭:谦词,超越本分

  (2)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B.

  ①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 ②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C.

  ①盖去县三十里 ②今已亭亭如盖

  D.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 ②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②所至官,多著声绩。③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④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

1回答
2020-12-25 03:2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苏文源

  答案:1.C;2.D;3.C;4.B;解析:(1)中:心中。(2)D项相当于“在”,介词;A项“之”,前句指“旧国旧都”,代词。后句无意义,音节助词:B项“每”,前句相当于(“常常”。后句相当于“每当”,都是...

2020-12-25 03:26:5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