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15分)材料一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傅荔韬的问题

  阅读材料(15分)材料一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材料二

  阅读材料(15分)

  材料一 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 

  

  材料三 从百年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因此,不断在应对矛盾与困境中试错,而不是根据先验的理性的蓝图设计,构成了支配人们做出现代化选择的基础。

  材料四 清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礼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恶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3分)

  (2)根据材料三,谈谈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是以怎样的方式来追求现代化的。(4分)

  (3)材料四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象?(3分)

  (4)概括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以上深刻变化的原因和影响。(5分)

1回答
2020-12-24 11:0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阳

  (1)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出现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分)(2)曾国藩、李鸿章等发起了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开展了戊戌变法;孙中山等领导了辛亥革命;陈独秀、李大钊等倡导了新文化运动。(4分)(3)剪发辫;更新服饰;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成为时尚。(3分)(4)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工业文明的传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政治运动及政府的推动。影响: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5分)

2020-12-24 11:10:5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