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最后一课所想到的,要600以上的作文-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娄国焕的问题

  由最后一课所想到的,要600以上的作文

  由最后一课所想到的,要600以上的作文

1回答
2019-10-06 17:4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路文赜

  1、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都德,他写了无数小说.文章中不仅突出大的背景,微观的场面,平凡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几个特点.还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读了《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我深深的受到了震撼,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其中的爱国情怀.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不爱学习,经常逃学,幼稚,爱玩,怕提问的小孩,他叫小弗郎士.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小弗郎士有一天又想不去上学,因为老师今天要分词,小弗郎士不会分,就不想去.可是他想了一会还是决定要去学校.他拼命的跑着,他想到学校后乘同学们吵闹的时候混进去,当他走到村ZF的时候看见一群人围在告示牌前看,他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因为最近那告示牌上全是坏消息,到了学校小弗郎士吃了一惊,教室里安静的竟没有一点声音,平时十分威严的韩麦尔老师盛装打扮站在讲台前,当他看见小弗郎士来了竟和蔼地说小弗郎士快点,大家都在等你啦.小弗郎士觉得奇怪极了,为什么老师会这样.后来他才知道,德军已经占领了法国,这是最后的一堂课了,明天从柏林派来的新老师只教德文,不教法文了.小弗郎士听了心里痛恨他自己以前的逃学,痛恨自己以前的无知.作为一个法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不会读.小弗郎士这堂课上的格外认真,几乎什么都学会了.可是,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已经太晚了.上完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字

  作品的主题十分严肃,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及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表现了阿尔萨斯地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的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了他们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最后一课》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

  读了《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给无辜的人民带来了什么!或许,有一点还“不错“,就是战争能让一个人瞬间成长.但我想,谁都不喜欢这种”成长“方式吧!?

  普法战争暴发后,从白发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样地爱国!这,使我感动.

  我不尽想起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也是如此,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虽然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但是战争对人民的损害却是一样一样一样地!

  可恶的侵略者,该死的战争狂,无耻的叛国贼,他们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亲父母,更对不起自己的罪人!

  我觉得母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传载体.如果母语没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将不复存在.因为一国人民语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盘散沙.

  那么,外语与母语到底哪个重要呢?

  如今这个社会,不学英语你就别想上高中大学,更别想找个好工作了.既然外语如此重要,学外语的人多就不奇怪了.现在连幼稚园都开设英语课了.English成了全球通用的“国际普通话”,其他语种已经受到严重威胁,面临消失的危险……这是不能忽视的.

  当法国阿尔萨斯被普鲁士侵占,最后一堂法语课便显得格外重要.“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正道出了亡了国的法国国民心声.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3、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韩麦尔先生包括阿尔萨斯小镇上的村民,都怀着极大的民族义愤来到课堂上,参与到这庄严而神圣的活动中来、使得课堂气氛凝聚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焦点上.韩麦尔先生面对这些平常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只顾自己干活村民们和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今后再没有权力学习自己语言的孩子们,激动的情绪就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了.虽然小说中没有详细的描述,但可以想象得出,他最后一课的讲解是充满了对法国、对法语的真挚的热爱之情,饱含着对民族语言深深的眷恋之情,一定是感人至深的.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他面对的严酷现实是他始料不及的,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小弗郎士的思想一下子高度集中起来,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他不但花失去生养他的这块再熟悉不过的土地,而且格失去一个民族赖以共同生存下去的纽带----本民族的语言.一种懊悔、愤恨、失落、茫然的复杂情绪,一股脑儿涌上了他的心头.面对如此不可抗拒的如此冷酷的现实,小弗郎士突然开始感到祖国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学习,爱国之心在此时此刻也表现的那么强烈,他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过去讨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他眼里的一切都跟“祖国”两个字紧紧地不可分开了.这时的小弗郎士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知识都学好.

  从小弗郎士思想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节之中,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一点怎样的启迪呢?我们常说学生是学的主人,是主体.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只要讲好每一节课,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心灵深处的激情,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把学习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鼓足上进的风帆、乘风破浪不断向着新的高峰攀登.

2019-10-06 17:50:1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