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张耳张耳、陈余,皆魏名士-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曲广吉的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张耳张耳、陈余,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陈①,为里监门②以自食。吏尝以过笞③陈余,余怒】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张耳

  张耳、陈余,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陈①,为里监门②以自食。吏尝以过笞③陈余,余怒欲起,张耳蹑④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余之桑下,数之曰:“姑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勾践石室,淮阴⑤胯下,皆忍小耻,以就大业也。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

  【注释】①陈:陈国。 ②为里监门:做守卫里门的职务。③笞:鞭打。④蹑:踩。⑤:淮阴:韩信,西汉开国功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耳乃引余之桑下___ ②不及张耳远甚___

  (2)对文中划线句的意思理解的正确的一项是___。

  A.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

  B.如今看见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C.如今看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

  D.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3)从文中看,陈余、张耳之所以一成一败是因为陈余性格“___”,而张耳却能做到“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4)与文中提到的勾践和韩信两个历史人物无关的一个成语是___。

  A.多多益善 B.卧薪尝胆 C.望梅止渴 D.胯下之辱。

1回答
2020-12-24 15:5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罗丽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并灵活运用.

  ①句意是:张耳于是带陈余来到桑树下面.引,拉.

  ②句意是:跟张耳比起来差的很远.及,比得上.

  (2)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文言文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主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同时还要兼顾句子的通顺.

  本句重点词语:见,被、受到;而,却;死,被杀死;于,在.

  翻译: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故选:D.

  (3)此题是对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的考查,需要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人物描写,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从“吏尝以过笞陈余,余怒欲起”可以看出陈余是一个浅躁的人;陈耳能“忍小耻”.

  (4)此题是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及相关成语的掌握.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是曹操的典故.

  故选:C.

  答案

  (1)①拉 ②比得上

  (2)D

  (3)浅躁;忍小耻.

  (4)C

2020-12-24 15:53:1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