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赏析的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术语-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冯建凯的问题

  高中语文古诗赏析的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术语

  高中语文古诗赏析的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术语

1回答
2019-10-09 18:2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丁莹

  高考语文必备术语及诗歌鉴赏方法集锦、常见意象示例

  一、高考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它给考生指示答题方向、范围、要求等.读懂题干,才能从容抓分.纵观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一些相似的“常用术语”.总结如下:

  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议论文题目:论点型、论题型、关系型、寓意型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的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廖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有何作用:回答文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的赋分点所在,将其理解清楚,可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二、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1、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2、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体物入微或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诗情画意.

  3、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简洁或洗炼(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或明白如话(不雕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

  4、文章结构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或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5、其它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

  三、诗歌赏析方法

  1.应试策略:

  (1)掌握必要的赏析(鉴赏)知识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表现手法:如烘托,衬托,虚实,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

  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言特色:清新——用语新颖,平淡——质朴真切,绚丽——绚烂奇幻,明快——一语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简洁——言简意赅.

  (2)掌握赏析方法

  ①了解诗人或作品的相关背景,有利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

  ②借助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把握诗歌的意境,因为诗歌具有张力,尺幅之中韵味无穷.

  ③品味诗词中作者的炼字,炼句和链意.赏析时对诗人准确传神的用字,精巧贴切的修辞,情与景的交融,物与理的结合等艺术手法要作深入的品析,有利于把握作品的立意与情感,走进作品的真实,感悟诗人的情怀.

  文学作品鉴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较高的创造性活动,目前,诗词鉴赏教学可说是语文教学的弱项及中考复习的盲点.复习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鉴赏题考点的设置:1、对诗词内容的理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解.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3.对诗词语言的理⑴对关键词语的理解;⑵对关键语句的理解.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题型一般为选择、填空、简答三个类型,有些是鼓励学生创新的开放性试题.

  解题思路与技巧:

  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⑴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等.

  ⑵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3)语言特点类

  勾勒、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

2019-10-09 18:30:3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