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褚遂良,散骑常侍-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纪扬的问题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珣甚重之。太宗尝谓待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珣甚重之。太宗尝谓待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遂良下笔道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令侍书。太宗尝出御府金帛的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十五年,诏有事太山,先幸洛阳,有星孛①于太微,犯郎位②.遂良言于太宗曰:“陛下放乱反正,功超前烈,将告成卒辛,天下幸甚。而行至洛阳,彗星银见,此或有所未允合者也。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祥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其年,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 ”遂良对曰: “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跃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

  遂良前后诔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其年,加银青光禄大夫。二十一年,以本官检校大理卿。寻丁父忧解。明年,起复旧职,俄拜中书令。

  二十三革,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联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联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顾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优矣。”仍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赐爵河南县公。永徵元年,进封郡公。寻坐事出为同州刺史。永徵六年,左迁潭州都督。显庆二年,又贬为爱州刺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

  【注】①孛:慧星的别称,也指慧星出现时光芒四射的现象,旧以为不祥之兆。②郎位:星座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顼是___

  A.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B.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C.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D.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状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起源于秦朝,在东汉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之称。

  B.“东岳”,即泰山,自古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从秦始皇开始,历任皇帝都要到泰山亲自告祭。

  C.“便宜”,既指因利乘便,也指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文中用的是第二个意思。

  D. “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丁:遭受、遭遇。古代官员在丁忧期间必须停职守制,-般不准为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褚遂良精通书法。褚遂良擅长隶书,欧阳询十分看重他;唐太宗认为虞世南死后,除了褚遂良没人可以谈论书法。

  B.褚遂良忠于职守。褚遂良兼知起居事期间,在和太宗的一次对话中表示要忠于职守,即使君主有不好的言行也会如实记录。

  C.褚遂良深得信任。太宗病危时召褚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室内托付后事,并告诉太子只要有这二人在,国家的事就不用担心了。

  D.措遂良晚境凄凉。太宗时褚遂良曾官拜中书令,高宗时赐爵河南县公,但后来被贬为潭州都督、爱州刺史,卒于官任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②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戒,庶几人主不为非法。

1回答
2020-12-27 02:0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彭三城

  (1)D “始”为副词,前面不可用数词修饰,其前断句,排除A、C;'“然”是动词,“之”作其宾语,“之”后断句,排除B.句子翻译为:况且汉武帝犹豫不决数年,才举行泰山封禅礼,臣下的愚见恭请陛下详细考虑抉择.太宗认为他说得很对,下诏停止了封禅的事.

  (2)B 历史上并非历任皇帝都去告祭;另外,也可遣官祭祀.

  (3)A “唐太宗认为虞世南死后,除了褚遂良没人可以谈论书法”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一段人物的对话可知,太宗认为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法,魏征听后向太宗推荐了褚遂良.

  (4)①莫:没有人;所出:所字结构,源流出处;舛误:同义复词,错误.句子翻译为:当时没有人能够分辨这些墨迹的真伪,褚遂良一一详细论述它们的源流出处,没有一点错误.

  ②书:书写、记录;鉴戒:引为教训,使人警惕;庶几:或许、也许.句子翻译为:写人君的言行事迹,而且记录善恶,把它作为教训,使人警惕,也许可以令人主不做非法的事.

  答案:

  (1)D

  (2)B

  (3)A

  (4)①当时没有人能够分辨这些墨迹的真伪,褚遂良一一详细论述它们的源流出处,没有一点错误.

  ②写人君的言行事迹,而且记录善恶,把它作为教训,使人警惕,也许可以令人主不做非法的事.

  参考译文:

  褚遂良,是散骑常侍褚亮的儿子.遂良广博地涉猎文史,特别擅长隶书,他父亲的朋友欧阳询非常看重他.太宗曾经对侍中魏征说“:虞世南死后,没有人可以谈论书法.”魏征说:“褚遂良下笔遒劲,很得王逸少书体的真髓.”太宗当天就召令遂良为侍书.太宗曾经出王府重金购求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天下的人争着携带古代书法赴皇帝的殿廷献给太宗,当时不能分辨这些墨迹的真伪,遂良一一详细论述它们的源流出处,没有一点错误.

  贞观十五年(641),太宗下诏,准备到泰山封禅,先到洛阳,彗星出现在太微座,冲犯郎位.遂良对太宗说:“陛下拨乱反正,功超前烈,到东岳告祭即将大功告成,天下非常幸运.然而走到洛阳,彗星就出现,这或许是有上天不许可的事.况且汉武帝犹豫不决数年,才举行泰山封禅礼,臣下的愚见恭请陛下详细考虑抉择.”太宗认为他说得很对,下诏停止了封禅的事.当年,遂良迁任谏议大夫,兼任起居事,

  太宗曾经问他说:“你担任起居,记录什么事,大概人君能够看到它吗?”遂良回答说:“现在的起居,就是古代的左右史,写人君的言行事迹,而且记录善恶,作为鉴戒,也许可以令人主不做非法的事.没有听说帝王亲自看史的.”太宗说“:朕有不好的事.你也必定记下它吗?”遂良说“:遵守道德不如遵守自己的职责,臣的职责应当记载笔录,君王的举动必定记下来.”

  遂良前后呈上数十以上的奏章陈述利于治国的建议,多被太宗采纳.那年,担任银青光禄大夫.贞观二十一年(647),遂良以本官的身份检校大理卿,不久为父亲居丧期满.第二年,起用他恢复旧职,接着被拜为中书令.

  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病危,召遂良及长孙无忌进入他的卧室,对他们说“:你们忠直刚烈,朕都记在心里.从前汉武帝委托霍光,刘备委托诸葛亮,朕的后事一切都委托你们.太子仁义忠孝,是你们全都知道的,必须竭诚尽力辅佐太子,永远保住宗庙社稷.”又回头对太子说:“无忌、遂良在,国家的事,你不用担心了.”于是命遂良草拟诏书.

  高宗即位后,赐遂良河南县公的爵位.永徽元年(650),晋封为郡公,不久因犯事出京任同州刺史.永徽六年,降任为潭州都督.显庆二年(657),又被贬为爱州刺史,第二年,遂良死在任上,终年六十三岁.

2020-12-27 02:07:2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