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关键期
成长关键期
成长关键期
成长关键期
四年级,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实在是太关键了!
一、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
从婴儿期到儿童期,再到青年期,人的大脑都是在不断发育之中的,只是人脑的发育不是一个匀速和直线发展的过程,而是一个非匀速和分阶段的过程.一般来讲,人脑的发育有两个“迅猛发展期”:一是从出生后到三四岁左右这个阶段;一是孩子10岁左右.也就是说,孩子上四年级时,他们正处于大脑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期.
生物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在10岁左右,虽然大脑的重量不再有明显的增加,但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在进一步地复杂化,大脑的各项功能也是逐渐趋于成熟.由于大脑结构的复杂和功能的成熟,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研究还表明,10岁左右大脑前额皮层的发育开始完善,孩子玩的天性开始消退;
四年级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可以胜任更加复杂的学习任务;
孩子各种活动的目的性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但是外在激励仍然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
另外,由于大脑的发育,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正在发生变化:
思维能力的发展正处在转折时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
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一题多解的数量增加;
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
四年级了——你会发现:
仿佛一夜之间,孩子们就长大了——一些家长开始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一些家长欣喜地看到孩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孩子也开始诉说着他们的烦恼、他们的不如意…
在四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希望家长能把他们当作大孩子;
在四年级,孩子已经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烦恼;
在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在四年级,孩子需要有一个值得他们去追逐的梦.
二、四年级,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四年级不但神奇,而且重要,它是孩子思维、智力、身体的高速成长期,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定型期,是孩子良好习惯、优良个性的形成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期!那么,谁是引领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期最重要的人呢?
在四年级这个关键期,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态度等,都将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可能决定他的未来,甚至决定他的一生.
曾有教育学家这样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这句话说得不无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命运,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四年级,怎么强调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人生的影响也不过分.
(一)四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变期 ——家长要注意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
四年级孩子的年龄一般是10岁左右,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正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心理的这一变化,仍然把四年级的孩子当作小孩子来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会因得不到尊重而故意与父母作对.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在这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
(二)四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父母应告诉孩子,他在为谁以及为什么而学习.
四年级,不仅是孩子思维的高速发展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期,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还发现:四年级,还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对此,很多家长也许会深有体会,到了四年级,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但会突然大幅度下降,而且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讨厌学习的情绪——他们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老师让他们好好学习,他们就会努力地去学;家长要求他们力争取得好成绩,他们就会通过努力去取得好成绩.这个阶段的孩子,从不会去过多地想“为什么”,他们认为老师和家长的话就是真理.
但是,到了四年级,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
另外,由于自我意识刚刚出现,这时候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父母的叨唠和命令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当然,如果父母了解这一阶段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能够采取措施让孩子明白,他在为自己而学习,并引导他找到学习的乐趣,那孩子就会动力十足地去学习.学习的动力明确了,他的学习成绩将进入一个定型期.
其次,这与父母不了解小学阶段知识的难度发展规律有关.在小学一到三年级期间,由于知识比较简单,只要孩子努力,一般都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但到了四年级,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然而,面对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很多父母不但不理解,反而常常用语言来刺激孩子:
“在小学一到三年级,你的成绩一直都不错,为什么到了四年级,成绩会下降这么多呢?真是越大越没出息!”
“说,你最近是不是总贪玩了?”
“一提到学习你就皱眉头,你是不是跟学习有‘仇’呀?”
……
到了四年级,由于学习难度的加大,孩子本来就对日益吃力的学习状况越来越没有信心,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
如果父母了解四年级孩子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点,肯定会提前向孩子灌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个观念.这样,对于思维正在高速发展的四年级孩子来说,这将会促使他们的成绩稳步前进,而不是厌学.
如果父母了解四年级学生知识的特点,从而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抱怨;多些表扬,少些批评,那孩子得到的也一定是成绩的节节攀升,甚至从此爱上学习.
那么,在孩子读四年级之前,或者读四年级的过程中,父母还应该提前知道哪些知识呢?或者说,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呢?
方法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方法二:告诉孩子——你要为理想而学习
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