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题是考查诗歌的有关文化常识.本题实际上考的是学生对课本的熟悉.有关内容见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本题是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此题作答时,需要整体把握两首诗的内容,然后对照具体的信息进行辨析.当然选择题也可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代入到原诗中分析.两首诗中的内容虽遭流放,但诗人流露出的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A项)“半醒半醉”一语,寄寓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蛮荒之地遭遇的不满.实则不然.这首诗首句写作者有一天带着酒后的醉意,遍访“四黎”之家,归途天色已暗,酒意末醒.表示了诗人和当地的人民关系密切.
(3)本题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本题一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特征,二要结合本诗内容.同时,还要注意题目问的是“人生态度”,而不是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关于苏轼的思想,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执著超脱,无往不可,这种人生境界对宋人及宋代以后许多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满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社会历史责任感.后期尽管他还以儒家的忠义思想自励,胸存浩然正气,但已参入了大量佛、道思想,外儒内佛,以求身处逆境时的精神解脱.他那种谈笑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那种经历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
参考答案:
(1)《论语》
(2)A
(3)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译文:
作者有一天带着酒后的醉意,遍访“四黎”之家,归途天色已暗,酒意末醒;并且地面上草木丛生,路径不明.他走入“竹刺藤梢”围绕的迷途中,要回家认不了路,只好沿着有牛粪的路径走,囚为知道自己的家就在牛栏之西.
三个五六岁的小孩吹着树叶,用笛声迎来送往,那些四海为家漂泊,为了功名利禄而争斗的人,其实淡薄的生活同样快乐啊.大概就是一首表达超然物外的志向的诗.
鉴赏:
这两首诗作于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时苏轼六十四岁,已贬谪儋州(州治在今海南岛儋县)两年.他身为“罪人”,初期僦居官舍,后被逐出.幸得王介石等人的帮助,在城南“污池之侧桄榔树下”,筑了五间泥房以居.他和当地人民有很深的感情.诗中的子云、威、徽、先觉四个姓黎的,就是他在当地的好友.
诗篇浅易如话,毫不雕琢,又写了最粗俗的东西,但读起来使人感受的不是“浅俗”而是雅,不是“粗丑”而是美.把朴素内容写得生动而富有风趣,于毫不经意间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活泼姿态,确是大家气格.
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外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