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20-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力军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 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近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托的期许。

  张纯如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

  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994年12月,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丈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完成《南京暴行》时,纯如有一个心愿,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

  年仅36岁的纯如离开了,她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文章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许多人不能理解张纯如这样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因为他们认为年轻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

  B.引用一些友人对张纯如的回忆,可以使张纯如的形象更加真实,从侧面客观真实地体现了张纯如的

1回答
2019-10-19 17:4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杜文莉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因为他们认为年轻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说法不符合文意.文本表述为“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可见是那个物质社会逼年轻人奋斗赚钱.C项“张纯如自杀的原因”文章当中并没有提及.D项“张纯如发现了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并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的《拉贝日记》”不符合文本表达.“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可见《拉贝日记》是在“今天”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的.故选EB.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她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主要是“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还有就是童年时父母的影响,她认为“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

  (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有严谨执着,求真务实.“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从这些介绍中可以总结的出.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去沉重不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面对这样的问题,张纯如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并寻求历史的真相,用实际行动谴责战争,呼唤和平.靠自己的努力付出,还原历史的真相.为此她收集原始材料,多方奔走, 写成《南京暴行》一书,呼唤人们记住历史,为真理而战,为和平而战.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学生也要以维护和平为己任,勇于反对暴行,坚守良知.

  答案:

  (1)EB

  (2)①作为一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华裔后代,幼年深受父母的影响;

  ②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录的稀少,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不了解让她震惊;

  ③还原历史的真相,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理解中华民族所受的苦难;

  ④揭露战争的罪恶,唤起人民热爱和平的决心;(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

  (3)①求真务实.收集了各种版本的原始材料,查阅审判记录稿,书信联系老兵,寻找最原始最真实的证据.

  ②严谨认真.亲自核对事实,把她听不大懂的幸存者的方言全录下来了,打破砂锅问到底,认真到偏执的地步.

  ③勤奋努力.在南京时,不顾气候不适,每天带病工作10小时以上.

  ④淡泊名利.放弃赚钱和事业,为历史的真相写作.

  ⑤勇敢执着.勇敢地追求历史真相,执着写作,揭露法西斯罪行.(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

  (4)观点一:勇敢面对并寻求历史的真相,用实际行动谴责战争,呼唤和平.

  ①张纯如执着追求历史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相.

  ②付出实际行动,努力让人们相信历史的真相.张纯如收集原始材料,多方奔走,写成《南京暴行》一书,呼唤人们记住历史,为真理而战,为和平而战.

  ③以史为鉴,在现实中我们也要像张纯如一样,勇于反对各种暴行,坚决抵制一切宣扬暴行的活动,并且付诸行动,维护和平.

  观点二:那些杀戮者和侵略者要勇于反思改错,不要企图掩盖历史的真相,篡改历史.要用实际行动向过去诚恳道歉,坚守人性的良知.

  ①正视历史,不要掩盖战争的罪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罪恶,淡化历史.

  ②为历史负责,对过去的杀戮行为做出最真诚的反省.用实际行动扼杀暴力行为的萌芽.

  ③坚守良知,当今世界和平是人之所盼,是大势所趋.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不会拥护邪恶狭隘的杀戮.((8分).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若把两种观点糅合在一起回答,亦可.)

2019-10-19 17:43:4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