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概括先生及学生的性格特点】-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万玉霞的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概括先生及学生的性格特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概括先生及学生的性格特点

1回答
2019-10-21 14:4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蔡剑华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的问题是怎么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是脸上还带着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如何评价这位先生呢?

  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回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它挫伤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不用,描写出了先生严格而不厉害的形象,表现先生对他的学生管理中的开明思想,在鲁迅眼里,先生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在当时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鲁迅提问“怪哉”等问题,只是出于求知和好奇,喜欢提问,愿意了解新知;但先生不回答,且有“怒色”,反映出先生只要求学生学他指定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这是当时私塾教育的一种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它可能挫伤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老师依据学生特点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再看学生一有机会便能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还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段不难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

  (老师心思缜密,其意图在于教育学生如何好好学习)

  (学生好学,善于思考)

  仅供参考您的采纳对我帮助很大!谢谢!

2019-10-21 14:45:1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