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食品安全问题?-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胡绳荪的问题

  生活中有哪些食品安全问题?

  生活中有哪些食品安全问题?

1回答
2019-10-24 23:1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允

  以下内容可以给你做为参考资料:

  主持人说:各位网友、各位嘉宾下午好,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3.15,是消费者维护自己权益的节日,今天我们的访谈主题是保护自己不被药品和食品安全问题所困扰.有网友说:“能够入口的都是要命的,一是食品,二是药品,病了不吃可能就要见‘阎王了’.”这话听起来很直白,但它反映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最直接的心声.去年有劣质奶粉问题,毒粉丝问题,最近又是苏丹红的焦点话题,这些都跟食品安全相关.当然我们还遇到过保健品误导、抗菌药物滥用等药品安全问题.为了帮助消费者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安全健康的生活状况,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消费者消费者指导部的专家、食品安全的专家和药品评审专家跟网友交流一下怎么样保证自己的安全生活?首先请专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王功立说:网友好,我是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主任药师王功立.

  何计国说:大家好,我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主任教授何计国.

  任静说:我是中消协消费指导部副主任任静.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高居消费问题榜首

  主持人说:我们先请中消协指导部副主任,任静主任谈谈目前针对药品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情况,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任静说:就投诉热点问题来看,药品安全问题是排在第三位,从中国消费者协会多次开展的安全调查,食品安全一直是高居榜首,现在食品相关的投诉率比较高.

  主要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食品的质量问题,质量包括一些食品的污染导致食物中毒,还有食品中间搀假,还有食品的包装、标签、一些生产日期,比如在过期之前偷偷修改生产日期以次充好卖给消费者,还有一些经营场所环境比较恶劣,食品安全隐患也非常大,这是除了媒体经常见诸报端的像苏丹红1号,这些是消费者即使使用了以后也无法了解的,我上面提到的是最最危害消费者日常健康的.

  保健品是不能治病的,不要盲信

  主持人说:刚才任主任谈到了食品方面反应的热点问题,我们今天请到了研究药品多年的老专家王教授,药品也存在类似这样的问题,网友反应比较集中的就是保健品的误导问题,请王教授谈一下这方面.

  王功立说:保健品方面,因为保健品它不属于药品,它不是药厂生产的,我们说现在药厂生产的药品都要通过GMP认证的,所以药品的质量是比较可靠的.而保健品它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这是一方面,再一个保健品的宣传,厂家为了扩大它的市场,所以做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广告.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比如说口服液这个保健品,补血口服液它涉及的名称是乳酸亚铁口服液.大家知道我们在全国电视台上都能看到一个画面,很多老太太在海边上玩儿,跳舞,有一个中年妇女说这个老年人身体怎么那么好啊?这些老太太回答:“我们因为吃了补血口服液,到海南岛玩儿了两个星期了身体都很好”.这是误导消费者大家买这个口服液来吃,补血口服液是乳酸亚铁,这种药品给哪些病人用呢?是给缺铁性贫血的人用的,不是缺铁性的病人不能吃,一般的老太太,像年纪大的妇女根本不缺铁的.体内铁多了以后可以影响你的血压、血脂加重冠心病,更重要的就是年纪大的都有点老年痴呆了,有的是轻微的,如果按照广告宣传,你出去玩儿一次吃半个月的补血口服液,这样的话这些老太太回来老年痴呆的就变得更痴呆了,所以不能这样宣传.宣传不能夸大它的作用,要对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负责任.

  主持人说:对于消费者来说怎么识别存在的一些潜在误区呢?

  王功立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像吃保健品的时候一般的都是自我药疗,我觉得为了安全起见,你到药店买的时候应该咨询药师或者职业药师.他能指导你如何食用保健品.所以我们第一要咨询,第二买了以后我们要看一看保健品它的生产日期,还有保质期.买回来以后保健品也有它的说明,你可以好好看看说明书,规范的说明书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它的作用,特别是保健品不能夸大它的治疗作用.所以老百姓发现夸大宣传的,有些说保健品能治肿瘤等等这些都是不可信的.

  比如最近说灵芝孢子能治肺癌、乳腺癌等等,这个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类属于扩大宣传,希望广大网友不要随便听信这些夸大的宣传.特别是扩大到保健品,因为保健品只是保健不能治病的,凡是说能治疗某种疾病,能立竿见影见效的都是不可靠的.所以希望大家买一些信用比较好的,药效确实有保健作用的一些保健品,不要随便跟着广告宣传者去买,吃了以后不但起不了保健作用有可能还损害身体呢,比如刚才说的补血口服液,老年人吃了以后肯定对老年病是不利的.

  主持人说:中消协也是做过有关保健品的一些调查,任主任请介绍一下?

  任静说:好多消费者现在对于保健食品的功能已经是不再相信了.近期上海市消费者委员会开展一项调查表示,60%的消费者对于广告宣传的功能表示质疑,这些都来源于保健品广告行业的夸大宣传.最近我们收集了商场、媒体上发布的广告说明以及宣传单一共是100多份,发现其中夸大宣传的占到70%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只有26%.

  这种状况容易使消费者完全的丧失了他对保健食品的客观认识,往往保健食品在广告宣传中会宣传它对于某种疾病具有辅助疗效,使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的功效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有的消费者甚至有病不吃药选保健食品,最后是从经济上增加的很多负担,有病也得不到医治.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炼过警惕保健品虚假的八招

  第一,查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

  第二,不要相信广告用语;

  第三,不要相信张三吃了什么效果,李四吃了什么功效这样一些证言;

  第四,不要相信穿白大褂的进行的广告宣传;

  第五,不要相信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

  第六不要相信百分比做的广告宣传;

  第七,不要相信电视直销里没有卫生批号的卫生食品的广告宣传,因为电视里可以用一些演员、胖、瘦、美丑都是可以改变的;

  第八,不要相信美容院推荐的有美容功效的产品.我们前一段时间发现美容产品,可以用在皮肤上面,还可以有一些吃的东西,我们看到那个食品是按照卫食字,是一个普通的食品,不是保健食品,但是宣传它是有保健和美容功能这是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

  任静说:对于这种现象消费者首先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对于这样的宣传手法应该谨慎,首先不要相信它.现在有很多保健食品到社区里面去,请很多老人请一个穿白大褂的讲课最终目的就是让老人对这个保健食品治疗自己的疾病,这都是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主持人说:谢谢任主任,这八招希望网友能够记住.我们今天非常高兴的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教授,他研究食品和营养问题多年了,药品我们刚才提到了一些问题,包括它的鉴别等等,食品方面特别是最近苏丹红的影响,也请何教授谈给网友做些解析.

  食品而不应该以药的方式出现

  何计国说:刚才王教授、任主任都说了保健食品,应该说保健食品也是食品,大家在使用保健食品的时候就记住一

2019-10-24 23:18:3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