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现代诗,短点的,要有诗意,还要有这首诗的仿写,急需!-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福平的问题

  有没有现代诗,短点的,要有诗意,还要有这首诗的仿写,急需!

  有没有现代诗,短点的,要有诗意,还要有这首诗的仿写,急需!

1回答
2019-10-25 18:3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田先斌

  1

  原文

  《嫩绿的芽儿》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仿写:

  微小的种子,

  和少年说:

  “突破你自己!”

  幼嫩的枝叶,

  和少年说:

  “提升你自己!”

  参天的大树,

  和少年说:

  “延伸你自己!”

  赏析:

  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首诗,意思也相当完整,但从思想境界、艺术造诣上讲,它们又意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意脉得以贯通.“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发展、开花让人们欣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当芽变成花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贡献.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辉煌.全诗正是这样,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从而告诫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发奋图强,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诗中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嫩绿的芽儿”的时候、“淡白的花儿”的时候、“深红的果儿”的时候,组合起来正是整个纯洁的人生.这样的一种纯洁的人生,赋予了作者笔下的语言以诗意,使其散文诗化,而从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诗来解读.也正因为这样,作者才能将这些本来就难以组织起来的话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是她的纯洁的心灵给世界、给语言带来了一种独特的体系,一种一般人及粗俗的语言所不可能具有的体系.

  2

  原文: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赏析:

  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这种母爱的颂歌,在《繁星》《春水》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正是对母爱的深情赞颂,奠定了这两部作品深沉细腻的感情基调.与颂扬母爱紧密相连的,便是对童真、童趣、童心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珍爱

  仿写:

  书籍啊!

  沙漠的旅人渴了,

  他会去寻找绿洲;

  心中的沙漠来了,

  只有你降给我甘霖.

  老师啊!

  地上的尘土来了,

  大树用枝叶挡住风沙;

  心中的尘土来了,

  有你为我拂去迷惑.

  祖国啊!

  冬天的寒风来了,

  大雁回到南方.

  心中的寒冬来了,

  我只回到你的怀抱.

  3

  原文: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赏析:

  这首诗是歌颂童真的,只有童年才是最真的真的就像在梦里一样,真的就像梦想的一样,回忆童真让人感动的流泪非常欣慰.

  《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它所体现的主题是:母爱,自然,童真,构筑了冰心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我觉得童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而童年往往会成为往后珍贵的美好的回忆.一个个天真烂漫的游戏,仿佛就浓缩了一段段天真烂漫的童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在这个现在的社会,童年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一个梦,一个天真无邪的梦.

  仿写:

  青春呵!

  是花中的蓓蕾

  是蓓蕾中的花

  是睡梦中沾湿的眼角

  4

  原文

  有另一片天空

  狄金森

  有另一片天空

  永远平静而明朗

  有另一种阳光

  即使是在黑夜

  不要介意森林的消逝

  不要介意田野的寂静

  这里有座小树林

  林中树叶常青

  有更明丽的花园

  从没有霜冻严寒

  在它不谢的花丛中

  我听见蜜蜂欢快的嗡鸣

  我的兄弟

  请你造访我的花园

  赏析:

  读完这首诗,只觉得心灵很宁静,就像诗中描画的景象般,平和温柔恬静.

  我们可以尽力从凝练的诗句中,复活那些形象,感受到诗中所描摹的“另一片天空、另一种阳光、长青的小树林、明丽花园”的美好,使其油然而生一种向往之心.

  狄金森对诗歌的传统规范表现了不驯的叛逆姿态.狄金森倾向于微观、内省,艺术气质近乎“婉约”.

  她写爱的萌动,爱的燃烧,爱的丧失,有甜而不腻的喜悦,炽烈而蕴藉的吐露,苦而不酸的沉痛,绵绵难绝的长恨.爱,是她诗歌题材的重心,写来清新别致.

  她写自然如家园.常有细致入微、准确生动的描绘.有些平凡的景象,在她笔下总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置疑,确实存在,而又不曾为常人意识到的美.

  她爱生活和生命,试图多侧面、多层次地探索、解释和表达生的意义.

  她的语言,一洗铅华,不事雕饰,质朴清新,有一种“粗糙美”,有时又如小儿学语那样有一种幼稚的特色.在韵律方面,她基本上采用四行一节、抑扬格四音步与三音步相间,偶数行押脚韵的赞美诗体.但是这种简单的形式,她运用起来千变万化,既不完全拘泥音步,也不勉强凑韵,押韵也多押近似的“半韵”或“邻韵”,有时干脆无韵,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一种具有松散格律的自由体.

  仿写

  有另一片土地

  有另一片土地

  永远宁静而祥和

  有另一种生机

  即使是在冬日

  不要介意江流的冰封

  不要介意高原的寂寥

  这里有条小溪流

  溪中清水常流

  有更蓬勃的草原

  从没有颓败凋敝

  在它不枯的草丛里

  我听见马儿达达的蹄声

  我

2019-10-25 18:35:4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