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知识总结如题~-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邓锐的问题

  高中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知识总结如题~

  高中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知识总结

  如题~

1回答
2019-10-29 22:3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牛凌宇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必修1)

  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注意事项:(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重视并逐渐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的处理方法

  2.实验室中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泥沙的步骤是:溶解,过,蒸发.

  过滤是分离固液混合物的反复法,必须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是蒸发溶剂,析出晶体的方法,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

  3.蒸馏:利用沸点的不同来分离,互溶液体的方法.

  注意事项:(1)液体中加热少量碎瓷片,防止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烧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4.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剂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叫做萃取.

  注意事项(萃取):(1)两种溶剂互不相溶.(2)溶质在萃取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的(3)溶质与萃取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把良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颈流出,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单位:mol符号:n)

  1.(1)物质的量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计量单位表示构成物质基本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原子的个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单位g/mol.在数值上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常用符号M.

  (4)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粒子数之间的计算公式::n(mol)=m/M=N/NA

  2.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或m3/mol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计算公式:Vm=v/m

  3.(1)以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常用单位:mol/L,计算公式:CB=nB/V(2)C1V1=C2V2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NaCl固体配制500ml0.1mol/LNaCl的溶液)实验室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溶,摇匀,保存

  误差分析:结合公式CB=nB/V,若nB偏小,则CB偏低;若V偏大,则CB偏低,反之同理

  (4)注意事项:1)研究对象是溶液2)V为溶液体积而不是溶剂体积

  3)溶质指的是溶液中的溶质

  4)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而言,浓度不随取用体积的多少而改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随体积变化而变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分散系: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叫做分散质;起容纳作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

  2.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聚沉的方法:加热,加电解质溶液,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100nm,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之间,在溶液,胶体,浊液中,溶液最稳定,浊液最不稳定,静置会沉淀或分层.

  3.关于胶体: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聚沉渗析

  第二节离子反应

  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电离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融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电荷相等,溶液显中性.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电离是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3.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方式叫做离子方程式.

  步骤:(1)写(2)析(3)删(4)查

  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5.(1)电解质的导电上有条件的,即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

  (2)能够导电的物质并不全是电解质(3)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的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

  (4)盐酸在成分上是混合物,但习惯上是电解质(5)注意区别电解质和电解质溶液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1)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实质:化合价升高,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升高的价数等于1个原子失去离子数;

  化合价降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降低的价数等于1个原子得到离子数.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转).

  3.(1)以化合价角度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

  升高还原剂.

  (2)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近)的物,称为氧化剂.

  失去偏离还原

  4.联系: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刚从煤油中取出是暗黄色,用刀切开后表面是银白色;钠质软,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能力.

  2.只有钠可以形成过氧化物,钠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碳酸钠.

  3.钠的化学性质:放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白色固体,加热时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

  淡黄色的粉末.与水反应的现象:浮熔游嘶

  4.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铝融化,氧化膜不融化,氧化膜将融化的铝箔裹起来

  5.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遇到酸时,能发生化

2019-10-29 22:36:5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