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18页第9题】-查字典问答网
凌志达
(1)0.8x5+1.2=5.2元
(2)1.2x5+2x2=10元
- 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其中“江清月近人”描述的情景是由于______现象产生的.
- 【下列说法中与物理学史实不符的是()A.牛顿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第一个测出万有引力常】
- 物理题.请问火车进站为什么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我不懂匀加和匀减有什么区别,方向有什么变化吗
- 第一次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准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A.阿基米徳B.亚里士多徳C.卡文迪许D.伽利略
- 【小物块在斜面上滑动了,随着倾角增大,物块可能会翻动吗?为什么?】
-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初步建立了正确的力和运动的关系B
- 如图所示,将重力为G的物体A放在倾角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对A施加一个多大的水平力F,可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
- 【一斜面AB长为10m,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g取10m/s2)(1)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
- 【机器的传送带送了会打滑空转,为了避免空转打滑,常常采用:1.在皮带上涂写皮带油,2.将皮带拉紧些1.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2.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A={x|-2≤x≤5},B={x|a+1≤x≤2a-1},B是A的子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我现在知道因为-2小于5,所以A是空集,B是A的子集,所以B也是空集.那为什么还要考虑B不是空集的时候呢?答案上是这么说
-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静止B.牛顿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物体
- 亚里士多德知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错误吗请越快越好,我很着急.
- 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收到力的作用.这句话对么?热胀冷缩是受到什么力了.如果这句话成立,可以用弹力解释么.我觉得用力的作用效果解释不太好,因为力能使物体形变,但形变不一定受力.
- 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小物块,以v0=2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A、B之间的距离L=10m.已知斜面倾角θ=30°,物块
- 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B.亚里士多德最早测出了重力加速度的数值为9.8m/s2C.伽利略直接用实验验证了自由
- 如图所示,长L=1.2m、质量M=3kg的木板放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质量m=1kg、带电荷量q=+2.5×10-4C的物块放在木板的上端,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所在空间加有一个方向垂直斜面向
- 已知集合s={x|(x+2)/(x-5)
- 【求关于电与磁的知识点,越详细越好,简单点也行.】
- 如图所示,物体置于倾角为37°的斜面的底端,在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F大小为2倍物重,斜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物体运动5m时速度的大
- 光的全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的利用及其用途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