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题考查赏析古诗歌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C“到达目的地”错,据诗意可知,此二句将船家对路途的安排,表明仍在羁旅途中.
D“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错,全词的最强音不是“自别后”句,应是“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杜鹃不识人心,却劝人返,则无情而似有情;人不能归,而杜鹃不谅,依旧催劝,徒乱人意,则有情终似无情.以听杜鹃哀啼结束,更觉深情婉转、凄侧动人,
(2)本题考查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答本题可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诗歌抒情的方式主要是直接抒情与借助意象抒情,可先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如“游宦成羁旅”、“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写别离之苦,写孤独之感;再通过意象分析,如“残雨”、“风亭月榭”、“杜字声声”,表现诗人的孤寂、离愁、乡思.解答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
(1)CD
(2)①对前路的迷茫感.“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游宦成羁旅”说明作者不知前路在何方;
②漂泊江湖的孤独感.“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说明作者感到孤独;
③对故乡的思念.“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说明作者思念家乡;
④离别的痛苦感.“刚断肠、惹得离情苦”说明作者对别离的痛苦.
(四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附:
翻译:
你独自靠着船舷向远处的岸边望去,淅淅沥沥的雨快要停歇了.天空中还是布满了黑云,让人觉得仿佛到了傍晚时分.水边的小洲上一片寂静,并没有采摘香草的女子.放眼望去,只见双双鸥鹭立在水边.一阵风拂过芦苇荡,芦苇轻轻摇晃,几点渔灯时隐时现.舟上两人在闲谈,一问“今晚宿在哪儿”?一手遥指远处,烟雨绿树中隐藏着一处村庄.
你四处为官,早已成了他乡客.闲倚桅杆凝思长久立.望,万水千山迷茫远近处.家乡在何处.子别后、亭台楼榭依旧在,不见人欢聚.想到此、肝肠寸断,离情苦.却听到,杜鹃声声叫:不如归去“,让你更添愁绪.
赏析: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由北宋时期的柳永所著.本词乃是写诗人于舟中凝伫的触景伤情,在羁旅失意之中怀乡,心绪郁结;故其中所选的意象,没有春天的绚烂干农丽,而有秋日的萧疏淡远.通过对游宦思归的描写,反映了作者长年落魄、官场失意的萧索情怀.
柳永于宋仁宗景祜元年(1034)中进十,以后去江浙、关中等地任职;官位低微,郁郁不得志.本词有“游宦成羁旅”之句,可推想为入仕以后之作.
上片写景.先从远处着笔.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上阕头两句写江天过雨之景,发端“远岸收残雨”,句中词序颠倒实即“残雨收”:意谓远远的江岸一带,雨点疏疏稀稀的快停止了.雨快下完了,才觉得江天渐晚,则可推断出这场雨下了很长时间.孤舟因雨不能行驶,词人此时蜗居小舟,孤寂无依更可知,这就把时间、地点、人物的动作和心情都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了.紧接着,“雨残稍觉江灭暮”,一幅以江天为背景的寥阔画面,那是淡淡的水墨画,雨快停止,而天空开始黑下来了.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转换了另一个画面,诗人将视线从远岸收向较近的汀洲上.拾翠佳人,就是指在河边拾香草的女子.鸥鹭成双,词人却孤独寂寞地处在小舟之中.这一对照,就更显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汀洲之上,有鸥鹭以之为家,但拾翠者早已归去,虚拟作陪,更以“双双”形容“鸥鹭”,便觉景中有情.时间在流逝,天渐渐更黑了,随着诗人视线的变动,又展现出另一幅画面.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望几点”句,时间由日暮转向夜晚.诗人放眼望去,只见芦苇荡里,隐隐约约闪动着渔船上的灯火,一点又一点.渔灯已明,但由于是远望,又隔有蒹葭,所以说是“隐映”,这是远处所见.“停画桡”句,就是描绘自己所处之地,附近所闻.“道去程”二句,乃是舟人的语言和动作.“前村烟树”本属实景,而冠以“遥指”二字,又似虚写.此二句将船家对路途的安排,他们的神情、口吻以及隐约可见的江村勾勒了出来,用笔极其简练,而又生动、真切.
“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这是诗人耳中所闻,船停止了划桨,两个舟子在谈话:他们指着远方的前村烟树朦胧处,说今夜的行程就去那里.后一句词序颠倒且有省略,意谓(舟子)遥指前村烟树,道今夜去程(是那边):这是词的特殊语言.行文至此,从拾翠人回、鸥鹭双双立、渔人点点灯火归家、直至两舟子语今夜远村去程,无不触动诗人敏感的心,故下片自然地引出抒情.
下阕由今夜的去程而思至长年漂泊的艰苦.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过片“游宦成羁旅”,正面倾吐出旅愁,点明本词主旨:“短樯吟倚闲凝伫”,又是词序颠倒,正面写出舟中百无聊赖的生活.这句是诗人的立足点,原来上片诗人那些所见所闻,都是从“凝伫”而得.它起着总上启下的作用.
“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万水”两句,由“凝伫”转来,由于长久远眺,所见则“万水千山”,所思则“乡关何处”.句渲染出一片万水千山茫茫无际的景色,后句点明诗人的乡愁.“迷远近”虽指目“迷”,也是心“迷”.崔颢《黄鹤楼》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句正是语近意通.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自别后”以下,直接“乡关何处”,而加以发挥.“风亭”七字,回忆过往,嗟叹今夕.昔日良辰美景,胜地欢游,现在只有孤舟一人,乡情郁郁,而用一“孤”字将今昔分开,意谓亭榭风月依然,但人却不能欢聚,就把它们辜负了.想到这里,诗人离愁更浓,故接着唱出全词的最强音.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刚断肠”以下,紧接上文.乡思正浓,归日无期,而杜宇声声,劝人归去,愈觉不堪.杜宇不识人心,却劝人返,则无情而似有情;人不能归,而杜宇不谅,依旧催劝,徒乱人意,则有情终似无情.以听杜宇哀啼结束,更觉深情婉转、凄侧动人,用意层层深入,一句紧接一句,情深意婉而下笔有力,读来浸人心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