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带翻译的古诗?越多越好】
谁有带翻译的古诗?越多越好
【谁有带翻译的古诗?越多越好】
谁有带翻译的古诗?越多越好
暮江吟
诗人:白居易朝代: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梅花(六首其三)
诗人:陆游朝代:宋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释】
①闻道:听说.坼(chè):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②雪堆: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
③何方:有什么办法.千亿:指能变成千万个放翁(陆游字放翁).
④梅花:一作梅前.
【赏析】
陆游写过不少咏梅诗,这是其中别开生面的一首.头两句写梅花绽放的情景.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而三、四两句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写此诗时作者已78岁高龄,闲居在故乡山阴,借咏梅来宣泄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化身千亿”长在梅前,与梅相连,心相印:人梅合一,凸现了作者高标绝俗的人格.
江雪
诗人:柳宗元朝代: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译文】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诗人淡墨轻描,渲染出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诗人:柳宗元朝代:唐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译文】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赏析】
写出晨读禅经的情景和感受,曲折地表达了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之情,如同苏轼所说:“寄至味于澹泊”.
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诗的内容是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前半部写他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然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兽之穷
诗人:柳宗元朝代:唐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
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
自亡其徒,匪予戮.屈赟猛,虔栗栗.
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
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
驱豺兕,授我疆.
没找到译文,抱歉~
【赏析】
《兽之穷》仍颂高祖之厚德.曰“天厚黄德”,可使“狙犷服”.全篇皆用比喻,明写豺兕野兽,暗指李密之流.李密乃首鼠两端小人,几易其主,与唐军对垒,因“自亡其徒”,走投无路而降唐归李,“乏者德,莫能享”,理所当然.全诗大气磅礴,每有奇字佳句,开篇“兽之穷”三字,便奇崛,李密之狼狈困窘之态毕现;“皇旅靖,敌逾蹙”两句尤为形象逼真:皇旅所至,鸡犬不惊;叛军过境,百姓已乱.天兵平定叛乱,李密日暮途穷,理固宜然.如果说,诗人用“蹙”字状李密之狼狈还有些笔下留情的话,那么以“逾”修饰之,其“蹙”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兽之穷,奔大麓”,走投无路的丧家犬丑态暴露无遗矣!
相对于《晋阳武》,《兽之穷》多参差错落.全诗以三言为主,杂以四言,读来仍感圆润流畅,不觉得佶屈聱牙.在音韵方面,1-14句偶句押lu韵,仄声,干脆利落,明快短促,叙高祖制服李密,最是恰当;15-22句偶句押ang韵,响亮悠扬,鼓舞人心,有效地抒发了诗人歌功颂德之激情.此乃音错落,意亦错落.前人评“此篇语特多精峭”,“写得神武,气象万千”,实不谬也.
早梅
诗人:柳宗元朝代:唐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译文】
腊梅在高高的树上早早地绽放,花朵儿映着碧蓝的南国天空.夜晚北风吹来缕缕清香,清晨严霜滋润花朵洁白的华容.想将花儿赠给万里外的亲友,路途遥远重重山水阻隔.寒风中花朵就要凋落,又能用什么来抚慰远客?
【赏析】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柳宗元也正是这样,在《早梅》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诗人:李贺朝代: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