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交友的短小故事-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钦平的问题

  名人交友的短小故事

  名人交友的短小故事

1回答
2019-11-19 04:0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范永坤

  焦耳求知——好学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权贵的虚荣

  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曾在佛罗伦萨雕刻了一尊石像,因为那尊雕像体积庞大,又将摆放在城市的显要位置,米开朗基罗从构思、手法上竭尽全力.经过将近两年的创作,米开朗基罗终于完成了作品.当他自己看到这尊凝聚了自己所有功力的作品时,他自己也为自己感到骄傲.作品预展时,佛罗伦萨万人空巷,对他的创作叹为观止.最后连佛罗伦萨市长也来参观了,众多权贵围在雕像前窃窃私语,等待市长发表意见.市长傲慢地朝雕像看了几眼,问:“作者来了吗?”米开朗基罗被人请到市长面前.市长说:“雕石匠,我觉得这座石像的鼻子低了点,影响了整座雕像的艺术氛围.”米开朗基罗听罢说:“尊敬的市长,我会按照你的要求加高石像的鼻子.”说完,米开朗基罗便让助手取出工具,提着石粉对石像的鼻子进行加工.米开朗基罗在石像的鼻子上抹着石粉.抹了一会儿,他来到市长面前,说:“尊敬的市长,我已经按照你的要求加高了石像的鼻子,你看现在还行吗?”市长看了点点头说:“雕石匠,现在好多了,这才是完美的艺术.

  ”市长走后,米开朗基罗的助手百思不得其解,问:“你只是在石像的鼻子上抹了三把石粉,石像的鼻子根本没有加高啊?”米开朗基罗说:“可是,市长认为高了.

  ”据说那尊石像还矗立在佛罗伦萨的街头,知道那尊石像来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谚语:“权贵的虚荣就是石像鼻子上的三把石粉.”

  (摘自《知音》海外版第4期,作者流沙)

  一句妙语求职成功

  2003年,巧克力之父弗斯贝里的公司获准登陆中国市场,他就发出了招聘广告.公告很简单,是这样写的:请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回答下面四位名人在说什么.

  1.1954年4月2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邀请爱因斯坦回母校演讲,爱因斯坦在演讲中说了这样几句话:“我学习中等,按照学校的标准,我算不上是个好学生,不过我后来发现,能忘掉在学校学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

  2.1984年6月2日,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丁肇中回母校清华大学演讲,在接受同学提问时说;“据我所知,在诺贝尔奖的90多位物理学家中,还没有一位在学校里经常考第一;经常考倒数第一的到是有几位.”

  3.1999年3月27日,比尔.盖茨应邀回母校哈佛大学去参加募捐活动,当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学习拿到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时,他向记者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4.2001年5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回到母校耶鲁大学,接受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当年学习成绩平平,在被问到现在的感想时,他说:“对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我说‘干的好’,对那些成绩较差的毕业生,我说‘你可以去当总统’.”

  有400多名优秀中国大学生参加了应聘.2003年3月10日,他的分公司在北京开业了,只有一个学生收到通知来参见他们的开业典礼.这位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学校里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外没有,校门外总是把校门里的一切打乱重整.

  那是你的油田

  曾是美国首富的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年轻时家境并不富裕,只有一片收成很差的旱田.

  后来,在田里挖水井的时候,田里冒出一些黑浓浓的石油.于是水井变成了油井,旱田变成了油田,保罗·盖蒂看到了致富之路.他开始雇工开采起石油来.

  保罗·盖蒂很用心地经营自己的事业,没事便到各油田去巡视.可是,他每次都能发现有人浪费原料,而且有闲人游逛.他把工头找来,要求工头们消除浪费和清除闲人.然而,他下次再去的时候,一切依然如故.保罗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我一去就能看得出浪费和闲人,而那些工头天天在此,却视而不见?后来,一位管理学家一句话点醒了保罗,他说:“那是你的油田.

  ”保罗立即召来各工头,向他们宣布:“从今天起油田交给各位负责经营,效益的25%由各位全权支配.”从此,保罗再巡视油田时,发现不仅浪费现象消失,闲人也绝迹,而且产量大幅增加.

  (摘自2月28日《羊城晚报》)

  拿破仑对落水的士兵开枪

  拿破仑一次骑马穿过一片森林,看到一个不会游泳的士兵掉进水里,正向深处漂移,岸上的士兵慌作一团,因为他们谁也不会游泳.

  拿破仑问:“他会游泳吗?”回答:“只能划几下,现在不行了.

  ”拿破仑随手从士兵手里拿过一支手枪,朝落水者大声喊道:“您赶快游回来,不然,我就开枪了.”说着真的向水里开了两枪.

  落水的人听见这么一说,猛然转过头来,拼命地划着,居然很快靠上了岸.他不解地问拿破仑:“陛下,我都快吓死了,你为什么还要向我开枪?”拿破仑笑了:“傻瓜,不吓你一下,你就真的淹死了,你看这几个人谁能救你呢?你经这么一吓,不是自己回过头来救了自己吗?”

  (摘自《文明导刊》第4期)

  希波克拉底的誓言

  严承章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传媒报道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事迹时,曾言及“希波克拉底誓言”.希波克拉底是何人,他的“誓言”说了些什么?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古希腊医生,史载约生活在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希波克拉底誓言”据史载并非全是希氏之作.希氏一直被西方认作“西方医学之父”,其“誓言”一直作为医学道德准则.《西方文化大辞典》中记述的“誓言”是这样的:“……我

2019-11-19 04:06:5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