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的顿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逗号,或者干脆不用?比方-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汪庭凯的问题

  古诗文中的顿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逗号,或者干脆不用?比方说“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为什么不用逗号?“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为什么要用标点符号?“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古诗文中的顿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逗号,或者干脆不用?

  比方说“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为什么不用逗号?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为什么要用标点符号?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也是.

1回答
2019-11-19 08:1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金惠娟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顿号其实是分句符,是人写完一句后自然而然点下的,现代的标点符号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词开始也是没有标点的,现在的标点版都是现代人加上的,至今许多词的断句还没有定论,比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古人写字不用标点是有关系的.现在你在词中看到的顿号,其实表示的是这两句的意义是连贯的,但人为的将他们做一个小小的分离,以便读出来方便,如果你愿意的话,合起来读也是一样的,意思上没有变化.另外,这个叫做句读(音逗dou).

2019-11-19 08:20:0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