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不知道哪里是重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有什么顺序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卢艳军的问题

  【关键不知道哪里是重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有什么顺序么】

  关键不知道哪里是重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有什么顺序么

1回答
2019-11-24 20:2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孔岚

  

  《鲸》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是说明文的典范,对学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学情分析:

  课文内容浅显,四年级学生读和理解没有什么困难.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1、说明文比较枯燥,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保持饱满的情绪.

  2、在课文《太阳》、《长城》中学生对说明方法已有初步认识,但比较模糊,而在本课中要比较透彻地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个跨度可能有点大.

  目标预设;

  1、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2、进一步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体会其好处.

  3、能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在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时,防止单纯地照搬课文或资料,要体现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课前准备:

  白板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在蓝色的海洋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其中有一种被称作“海中之王”,知道它是谁吗?

  2、板书课题,齐读.

  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读重点词句,学习说明方法.

  1、师: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大家打开回忆之门,回顾一下,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鲸?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4——7).

  2、师;看来,同学们对课文非常熟悉,归纳提炼能力很强.下面,请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生回答简单点评.

  3、师:读了一遍课文,我们的感受就这样深刻,原因何在?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用了许多好方法突出鲸的特点.默读课文,看看课文用了哪些好方法.

  4、指名说方法,并读出相关句子.

  5、师:选择一种方法,抓住一个句子,反复读,琢磨一下,这种方法好在哪儿?

  6、交流句子,师点评,指导朗读.

  重点句子:

  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

  根据学生分析,直接用白板笔在数字词下划红线.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列数字、作比较)

  根据学生分析,直接用白板笔在数字词下划红线.

  3)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4)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举例子)

  5)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打比方)

  3、师:交流了这么多句子,你最喜欢那种方法?说一说.

  三、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1、口头表达.

  1)师:学了这么多好方法,想用吗?好,我们也来说一说鲸.

  课文用7个自然段介绍了鲸,你对哪一段最感兴趣?(指名说)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用自己的话介绍,可以参考课文,别忘了用上说明方法.

  2)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抓两个要点:运用说明方法,突出鲸的特点.

  2、书面表达——鲸的自述.

  1)师:这篇课文虽然精彩,但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了.随着对海洋探索的深入,人们对鲸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了.看看这些鲸,美吗?

  现在,海洋动物园的鲸族馆缺少一位解说员,谁想担任?你想介绍哪种鲸?(指名说)现在你就是一头鲸了,你最想介绍自己的什么特点?选择一个写下来.注意:用第一人称,用上说明方法,可以参考资料.

  2、指两到三人读片断,师生共同评价.

  四、总结全文.

  谈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鲸

  形体列数字

  进化作比较

  种类举例子

  生活习性(4——7)打比方

  这是一个常规教案,你看看

2019-11-24 20:32:0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