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沈庆的问题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

1回答
2019-11-27 05:5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蒋成勇

  习题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字号,北宋家,本文文体是.

  一、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甚,蕃,濯,清涟,妖,香,益,涟,亵玩,亵,染,淤泥,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植,隐逸,谓,鲜,予,宜,众.

  三、原文分析:

  1、最能概括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2、能够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3、文章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4、表明莲肯有高雅而庄重的气质的句子是:,.

  5、赞颂莲花正直而又通达事理的句子是:,.

  6、文章中交代陶渊明特殊爱好的句子是:,.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意思相反的句子是:,.

  8、在形容人或物气质清高,让人敬重不可轻侮时我们常引用本文中的:,.

  9、文章中隐含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句子是:,.

  10、与鲁迅的《莲蓬人》中的“扫除粉腻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有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1、与“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和语言形式相似的是:,.

  12蕴含着知音难寻的感伤的句子是:,.

  13、文章的主旨句是:,.

  14、本文中的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15、形容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四、思考题:

  1、文中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什么?

  2、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针对文章思想内容对此手法的应用做简明阐述

  3、从作者对莲的描写来看作者所赞美君子有哪些美好品德?

  4、本文描写的对象是莲.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5、从结尾的“牡丹之爱,宜乎众宜”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7、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颐选择了大胆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

  8、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自拟一幅不少于五言的对联:

  9、、周敦颐妙笔生花,将莲的高洁形象树立于读者心中.全文仅一百一十余字,却内蕴无比丰富.就艺术手法而言,既有精雕细刻的描写,也有激情四溢的议论,既有拟人化的手法,也有鲜明的对比映衬,请从这些手法中任选其一加以品评.

  10、文章中的“独爱莲”中的独字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11、作者不愿意隐逸,不贪慕富贵,那么他到底追求什么?

  习题答案:

  1、本文选自《周濂溪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哲学家,本文文体是说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甚,很,十分.

  蕃,多.

  濯,洗涤.

  清涟,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益,更.

  涟,水清而有微波.

  亵玩,轻慢而随便地玩弄.

  亵,轻慢.

  染,沾染.

  淤泥,污泥.

  不蔓,不牵牵连连.

  不枝,不枝枝节节.

  亭亭,高耸的样子.

  净植,洁净地直立.

  植,树立.

  隐逸,指隐居的人.

  谓,认为.

  鲜,少.

  予,我.

  宜,应当.

  众,多.

  三、原文分析:

  1、最能概括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能够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出……妖.

  3、文章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妖.

  4、表明莲具有高雅而庄重的气质的句子是:亭……焉.

  5、赞颂莲花正直而又通达事理的句子是:中……枝.

  6、文章中交代陶渊明特殊爱好的句子是:晋……菊.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意思相反的句子是:出……妖.

  8、在形容人或物气质清高,让人敬重不可轻侮时我们常引用本文中的:可……焉.

  9、文章中隐含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句子是:牡丹……矣.

  10、与鲁迅的《莲蓬人》中的“扫除粉腻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有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出……妖.

  11、与“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和语言形式相似的是:莲……人?

  12蕴含着知音难寻的感伤的句子是:莲……人?

  13、文章的主旨句是:莲.花之……

  14、本文中的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出……妖.

  15、形容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香……清.

  四、思考:

  1、文中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2、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针对文章思想内容对此手法的应用做简明阐述

  托物言志.借赞美莲的高洁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3、从作者对莲的描写来看作者所赞美君子有那些美好品德?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贪图富贵,不幕名利又不孤高自许.

  4、本文描写的对象是莲.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这是“衬托”的手法,用菊从正面衬托,用牡丹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莲的高贵形象

  5、从结尾的“牡丹之爱,宜乎众宜”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世风的批判

  6、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做人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直,积极向上,不依附权贵,不滋生私欲,多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事

  7、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颐选择了大胆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

  我赞同周敦颐的做法.“隐逸”只能洁身自好,不利于整个社会,而大胆面对并与之抗争才更难能可贵,有利于净化整个社会,于人于己都有利.

  8、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自拟一幅不少于五言的对联:

  周氏爱莲比君子陶公喜菊胜群芳

  9、周敦颐妙笔生花,将莲的高洁形象树立于读者心中.全文仅一百一十余字,却内蕴无比丰富.就艺术手法而言,既有精雕细刻的描写,也有激情四溢的议论,既有拟人化的手法,也有鲜明的对比映衬,请从这些手法中任选其一

2019-11-27 06:00:2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