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要保留什么?
缩句要保留什么?
缩句要保留什么?
缩句要保留什么?
缩句的基本原则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类似的如“公园里的月季花像孩子那欢快的笑脸”中的“月季花”和“月光照进了我的办公室”中的“月光”等.
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只能
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能缩成“革命不能低下头”.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GCD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能缩成“GCD员不能出卖权利”,若缩成“GCD员出卖权利”则意思相反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
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不清楚.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
6、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例如:“他们自己认真地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应缩成“他们自己进行了考核”.若缩成“他们进行了考核”或“自己进行了考核”意思都不完整.
7、表示方位的词组作壮语时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就缩成“骏马奔驰”,不能缩成“骏马在奔驰”,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8、关于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如:“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应缩成“雪花落在头发上”.若缩成“雪花落”则意思不明了.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中奖后的老王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老王高兴”.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A句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C句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 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B:海棠树开花.
C:海棠树开满了花.
分析: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和“学校里”.缩句时不能因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
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树上”,而不是“海棠树”;谓语动词“开”后面有一个简短的补语“满”.A句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使句子失去了确定的时态,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句改换了主语.
第五组: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
C:柳树上挂冰条儿.
D:柳树挂冰条儿.
E:树挂冰条.
分析:这组句子同第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