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庆章的问题

  求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求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1回答
2019-12-10 02:1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宋慧君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小标题为“探索与发现”,说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并发现有关三角形内角和性质.

  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探索活动.首先,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内角”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用测量角的方法,此时就可以安排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可以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填写在教材提供的表中.最后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正好等于180°呢?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把三角形三个内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因此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二是把三个内角折叠在一起,发现也能组成一个平角.每个活动都要使学生动手试一试,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体验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探索过程.

  另外,教材还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是根据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二是直角三角形里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度,钝角三角形里的两个锐角和小于90度.

  二、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本课学习前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并且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学生课上对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比较容易出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4.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并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角度,标在图中;一副三角板.)

  四、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并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角度,标在图中;一副三角板.

  (一)谈话导入(2分钟)

  猜谜语: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

  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

  师: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讲学过的三角形知识.

  师: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三角形我们就得出了那么多的知识,你们说数学知识神气不神奇?

  今天我们还要继续研究三角形的新知识.

  (设计意图:回忆已经学过的三角形知识为新内容进行铺垫.同时,也为知识的

  迁移作了伏笔.《课标》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

  动建构的过程.)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以疑激思(3分钟)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生:就是三角形内的三个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

  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三条线段在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闪烁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内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师:有两个三角形为了一件事正在争论,我们来帮帮他们.(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请你们给评评理:是这样吗?

  生1: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大三角形大,它的三个内角的和就大.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两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度数都是一样的.

  生3:当然是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了.

  生4:我同意第二个同学的意见,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样大.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都是一样的.那么到底谁说得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一)动手操作,探究问题,以动启思(20分钟)

  1、师拿出两个三角板,问:它们是什么三角形?

  生:直角三角形.

  师: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两个三角尺,在小组内说说每一个三角尺上三个角的度数,并求出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生们能够很快求出每块三角尺的3个角的和都是180°

  (由于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所以能够很快求得每块三角尺的3个角的和都是180°)

  师: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

  生A: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生B: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

  生C:不一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了矛盾,发现问题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探究更好的验证方法,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剪、拼、撕、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演示、汇报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师:同学们能通过动手操作,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想一想,再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然后选用一种方法进行验证.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

  (1)、小组合作,讨论验证方法

  (2)汇报验证方法、结果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的?结果怎样?

  生A:我们小组是用剪拼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上来展示给大家瞧一瞧.(投影仪)你们看这位同学多细心呀,为了方便、不混淆,在剪之前,他先给3个角标上了符号.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在电脑里把刚才剪拼的过程重播一遍.你们看成功了,3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刚才剪拼的是一个锐角三角形,那还有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请同学们进行剪拼,看是否能拼成一个平角.

  生:不管什么三角形三个角都能拼成一个平角.

  师:刚才这种剪拼的方法可以不用再一个角一个角来量,就能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好不好?那我们把掌声送给刚才这个小组.

  生B:我们小组是用撕的方法.我们是用手把3个角撕下来,然后再拼,结果也能拼成一个平角.(真会动脑筋,不用工具也行)

  生C:我们小组是用折的方法,同样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请这位同学折来给大家看看.(投影仪展示)

2019-12-10 02:21:4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