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招聘一道案例分析题求答案!!下面是两位老师分别-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胡泽军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一道案例分析题求答案!!下面是两位老师分别执教《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片断,请你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张老师在甲班执教:1.做凑整(】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一道案例分析题求答案!!

  下面是两位老师分别执教《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片断,请你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张老师在甲班执教:1.做凑整(十、百)游戏;2.抛出算式323+198和323-198,先让学生计算,再小组内部交流,班内汇报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把198看作什么数能使计算简便?加上(或减去)200后,接下去要怎么做?为什么?然后师生共同概括速算方法。……练习反馈表明,学生错误率相当高。主要问题是:在“323+198=323+200-2”中,原来是加法计算,为什么要减2?在“323-198=323-200+2”中,原来是减法计算,为什么要加2?

  李老师执教乙班:给这类题目的速算方法找了一个合适的生活原型——生活实际中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活动,以此展开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王阿姨到财务室领奖金,她口袋里原有124元人民币,这个月获奖金199元,现在她口袋里一共有多少元?让学生来表演发奖金:先给王阿姨2张100元钞(200元),王阿姨找还1元。还表演:小刚到商场购物,他钱包中有217元,买一双运动鞋要付198元,他给“营业员”2张100元钞,“营业员”找还他2元。2.将上面发奖金的过程提炼为一道数学应用题:王阿姨原有124元,收入199元,现在共有多少元?3.把上面发奖金的过程用算式表示:124+199=124+200-1,算出结果并检验结果是否正确。4.将上面买鞋的过程加工提炼成一道数学应用题:小刚原有217元,用了198元,现在还剩多少元?结合表演,列式计算并检验。5.引导对比,小结整理,概括出速算的法则。……练习反馈表明,学生“知其然,也应知其所以然”。

  这个是案例分析哦,答案要详细点的。两个老师的都要分析到。张老师那个不好在哪里?李老师那个好在哪里?我看到的答案只给个提示,就是张老师的从抽象与概括的思想方法来说,李老师用的是教学模型的方法。然后从这2个方法展开叙述。请问如何展开叙述?

16回答
2019-12-10 02:3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石岩森

  张老师的做法主要是没有把数学生活化。纯粹是传授知识,但是学生并不理解,因为太抽象。李老师的做法,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由具体到抽象,培养了学生抽象概况的能力,教师设计的巧妙,学生学的容易,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实例,加深了学生的认识,也就达到了“知其然,也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2019-12-10 02:34:58
邵伟民

  因为200—2=198,取整数便于计算。

2019-12-10 02:35:33
樊泓坤

  200-2=198

2019-12-10 02:39:55
李亦洋

  因为200—2=198,取整数便于计算

2019-12-10 02:44:13
廖庆斌

  不知道你说什么

2019-12-10 02:47:26
孟晓骁

  200—2=198,取整数便于计算

2019-12-10 02:48:41
李鸿寿

  因为200—2=198,取整数便于计算

2019-12-10 02:49:22
江剑章

  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在将198取近似值200时,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323+198时,为了计算的方便,可将198看作200,但323+200比323+198多加了2,为了使计算的结果不变,所以要将多加的2减去,写成323+198=323+(200-2)=323+200-2

  而在323-198中时323-200比323-198多减了2为了使计算的结果不变应写成323-198=323-(200-2)=323-200+2,这些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李老师对于同样的问题用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相结合的方法,便于学生的理解。

  枯燥的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数学问题的理解。

2019-12-10 02:50:50
万华林

  不知道你要问什么?

2019-12-10 02:51:29
石井治

  200-2=198

2019-12-10 02:54:07
林晨

  他们只考虑到自己是否理解,但没考虑到学生是否可以理解,我觉得都不好。

2019-12-10 02:55:59
谷小红

  个人认为,用舍远求近的思路好些吧

2019-12-10 02:58:34
康孟珍

  200-2=198

2019-12-10 03:03:13
贺德洪

  张老师只是机械的教会学生怎么解决这道算术题,而李老师举一反三,不仅教会了学生算术题还教他们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解决问题,总结整理

2019-12-10 03:08:07
柳长源

  因为200—2=198,取整数便于计算

2019-12-10 03:12:22
戎铁华

  李老师用了生活原型,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真正理解了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现实意义。而张老师没有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

2019-12-10 03:16:3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