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翻译是什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江小霞的问题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翻译是什么?】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翻译是什么?

1回答
2019-12-10 09:3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蓝丽珍

  穿井得一人

  出于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典故,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还可以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提水.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1)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2)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í,从井里打水.

  (3)及:等到.

  (4)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6)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7)使:使用,使唤,指劳动力.于:到,向.

  (8)穿:挖井(解释为“打井”、“钻井”、“凿井”).

  (9)闻之于宋君:指这件事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面.

  (10)国人:指城都的人.

  (11)对:回答.

  (12)宋之丁氏家无井:“之”助词,的.

  (13)有闻而传之者曰:“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4)国人道之:“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5)闻之于宋君:“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6)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7)得一人之使:“之”助词,的.

  (18)求能之若此:“之”定语后置标志.

  (19)闻之于宋君:“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君的耳朵里.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来得好啊.

  【释词】

  “氏”:姓.

  “溉汲”:取水.

  “穿”:挖井(解释为“打井”、“钻井”、“凿井”均可).

  “使”:使用.

  "者”:的人.

  “对”:回答.

  【释“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

  【被动句】

  闻之于宋君.——“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启示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2019-12-10 09:35:0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