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一节课堂教学实例,分析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使-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曦的问题

  结合一节课堂教学实例,分析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使用策略.

  结合一节课堂教学实例,分析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使用策略.

1回答
2019-12-10 16:5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胡芝兰

  找规律

  教学内容:第48-49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磁性小棒和圆片若干,一把小刀.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自主研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趣导入,引入规律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做个游戏,看看哪个同学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游戏1:同学们把手放在背后,我们一只手上都有5个手指头,每两个手指头之间有一个空挡,你知道一只手上总共有几个空挡?

  游戏2:两个同学进行绑腿跑,需要一根带子绑,那你知道3个同学绑腿跑,需要几根带子,如果是10个同学呢?

  2学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共有4个空挡;3个同学绑腿跑需要2根带子绑腿,10个同学绑腿跑需要9根带子绑腿.

  小结并揭示课题: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规律.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教学例题

  出示挂图,提问,你能从图上找出像刚才我们说的这样排列的事物吗?看看谁找的多?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提问:仔细观察每一组两种物体是怎么排列的,各有多少个,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汇报.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各小组讨论后,指明汇报.

  教师总结:例题中每组两端的事物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同学们发现了排在两端的物体总是比拍在中间的那中物体多1个.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动手操作.

  提问:你摆了几根小棒?摆了几个圆?小棒的个数与圆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和在例题中发现的关系一样吗?

  3: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这种规律吗?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49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明学生说出广告牌的个数.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明学生口答.并说说这里哪个是两端的物体,哪个是中间的物体?他们的个数是什么关系?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问,并指明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指明学生回答第二问,学生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引导他们争议.

  四、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探索到了什么规律,能说一说吗?

  谈话:我们这节课发现了沿着一条直线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摆在两端的那种比另一种多1个.我们还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下一节课我们将用它们来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2019-12-10 16:56:0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