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康孟珍的问题
文言文一词多义故在文言文中的解释有哪些,并各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文言文一词多义
故在文言文中的解释有哪些,并各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4回答
2019-12-13 03:19
文言文一词多义故在文言文中的解释有哪些,并各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文言文一词多义
故在文言文中的解释有哪些,并各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故,所得而后成也”(《经上》),就是说,有了“放”。某一现象才成其为某一现象。
它还把“故”分为“大故”、“小放”。“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
(《经说上》)墨经所谓的“小故”显然就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原因”;墨经所谓的“大故”显然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而充足原因”。
一,“本来,固然”,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二,坚固。
三,固执。
故,原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故,旧的事物。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故,意外或不幸的事变国有故。--《周礼·天官·宫正》
故,旧识;旧交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故,死亡前年赵三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家守寡。--《古今小说·穷马固遭际卖鎚媪》
故,衰老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故,故意,存心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故,仍,还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之,有的、介词、到等意思
主要是名词作动词的比较多。还有形容词作动词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