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五中《归去来兮辞》的精讲教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安钊的问题

  语文必修五中《归去来兮辞》的精讲教案

  语文必修五中《归去来兮辞》的精讲教案

1回答
2019-12-17 10:2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锁兰

  一、《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实录

  张岚(福建师范大学附中)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体味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及涵咏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难点:体味作者在述志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忧、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视屏上的《饮酒》(其五).

  (投影)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学生齐读.

  2.回顾初中所学,初步了解作者.

  师:本诗的作者是谁?

  生齐:陶渊明.

  师:那么,你们对他的作品(语音强调)了解多少?

  生1:他写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生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生3:那是《归园田居》

  生4:还有《归去来兮辞》

  (全班大笑)

  师:很机灵!那他的作品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生1:厌倦官场

  生2:想隐居

  生3:喜欢桃花源那样的生活

  师:向往田园是吗?

  生齐:是!

  师:认识很统一啊!大家都没有忘记旧知识.陶渊明常在其诗文中表达对隐居生活的自由、悠闲的向往和追求.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归去来兮辞并序》,这篇文章被后人视为其“告别官场的宣言书”.

  (投影)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以上用时大约3分钟)

  二、初读感知,形成印象

  1.初读

  师:请同学们齐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放声齐读)

  师:声音很宏亮,但是有一个字音读错了.正文第二节第二句“载欣载奔”的“载”应读“zài”,是“一边……一边……”的意思.

  (以上用时大约3分钟)

  2.反馈预习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对本文思想情感的看法,现在,我将同学们的看法做了归纳、整理,选取以下两类:

  (投影)

  本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喜悦之情.

  作者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有喜悦,也有忧愁.

  现在,请同学们就从以上两点中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进一步谈谈自己的理解,注意一定要结合文中的句子,具体分析.你们可以找看法相近的同学一起讨论.

  (学生自由讨论,用时3分钟.)

  三、文本细读,体味情感

  1.讨论第一类看法

  师:我们先讨论第一个观点:本文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喜悦之情.同意的,请说说依据,以及你的分析.

  生1:我认为是.文章第三节里写到“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这明显在说自己常常和人聊聊天,种种地,弹弹琴,有的时候还出去游山玩水,自由自在,可逍遥了.

  师:这里的“悦”“乐”“情话”“或……或”“棹”几个词该怎么解释?

  生1:“悦”和“乐”都是意动用法,“情话”是知心话,(师:这是什么文言现象?)古今异义.老师,还有什么词?我忘了.

  (生笑)

  师:不好意思,一下子念太多了.还有“或……或”和“棹”.

  生1:哦,“或……或”是“有时……有时”,“棹”是撑船

  师:有“船”的意思吗?那么,后面的“舟”又该如何解释?

  生1:那是“划”或者“撑”的意思,作动词了.

  师:有纵情山水之乐.很好,还有吗?(板书:山水之乐)

  生2:我觉得“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这几句也写出了作者在家时的悠闲自得.

  师:(如上提问“引”“怡”“眄”“日”“策”几个词的解释以及用法,此处略.)有闲居之乐.还有新的发现吗?(板书:安居之乐)提示一下,本文除了写自己耕种闲话、徜徉山水、闲居在家,还写了哪些事情?比如,第二节都在写闲居生活吗?

  生3:还写了刚到家的情景.

  师:通过哪些句子表现?当时心情如何?

  生3:“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其中的“欣”字,表示高兴.

  师:很好,这其中还有一个“奔”字,你们能想象是什么场景吗?

  生七嘴八舌:边笑边跑,有点变态!

  (全班爆笑)

  师:你们不要觉得这位同学说错了,想想,陶渊明这时已经是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看到家却异常得如同一个孩童,可见他此时的心情不是简单用一个“高兴”可以形容的,那应该是?

  生齐:欣喜若狂

  师:对了!家里有什么会让他如此失态呢?文章中有说明吗?

  生4:因为家里有“稚子”

  生5:因为家里有酒喝:“有酒盈樽”

  生6:因为家里有老婆.

  (生大笑)

  师: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6:酒是他老婆倒的嘛.

  师:非常好,你从文本中解读出了言外之意!家中有可爱的孩子、等候的仆人、知心的妻子,对陶渊明来说真可谓是享尽什么之乐?

  生齐:天伦之乐!

  (板书:天伦之乐)

  生7:老师,我还想到一点,作者急着回家,还可以从第一节最后两句看出来:“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师:那么,你觉得这两句中哪一个字最有表现力?

  生7:“恨”

  师:什么意思?

  生7:遗憾.

  师:要知道,那时的船只能走那么快,天刚亮是自然现象,正常情况没什么好遗憾的,作者说“恨”反映了怎样的心情?

  生齐:归心似箭.

  (板书:归心似箭)

  师小结:全篇围绕着作者的乡间生活写着归隐的乐趣,如顾盼园中之景的悠然自得

2019-12-17 10:27:3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