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农业综合知识三的教材有哪些?-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baochen987的问题

  请问农业综合知识三的教材有哪些?

  请问农业知识综合3的教材有哪些?专业是食品加工与安全,谢谢。

2回答
2016-05-31 16:5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一休哥

  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大纲

  一,前言

  为指导应考人员了解2010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的内容和要求,编写了《农业知识综合三》(2010).

  本大纲是对2010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内容及要求的总规定,按照国家对考试的有关规定,本大纲根据2010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的目的和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水平的要求设置的.

  2010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以本大纲为依据设计试卷,命题并制订标准(参考)答案,试题及标准(参考)答案依照农业知识综合三知识体系客观产生.推荐教材是命题和制订标准(参考)答案的参考而不是直接依据,因此,应考人员应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学习内容和掌握有关知识.

  本大纲主要由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农业机械与设备三大部分考试内容组成.

  工程力学部分包括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和材料应力与应变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应用力学原理分析工程实际问题,为解决工程问题提供理论分析和设计依据;

  机械设计部分包括机构学(机构分析与设计),传动理论(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链传动),支撑部分(轴承,轴)和连接部分(螺纹连接,键连接),考生应系统的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维护和设计计算方法,初步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能力,运用机械零部件标准,规范,手册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农业机械与设备部分包括耕地机械,整地机械,播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和收获机械等内容,要求掌握以上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分析解决农业机械与设备的实际应用问题.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部分 工程力学

  1,静力学

  1)基本要求

  了解受力物体平衡条件,掌握平面受力分析及力系简化方法.

  2)考试范围

  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力矩,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2,运动学

  1)基本要求

  了解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几何性质,掌握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分析与计算方法.

  2)考试范围

  点的运动学,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行移动和绕定轴转动,轮系的传动比.

  3,动力学

  1)基本要求

  了解物体的机械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掌握牛顿三定律,能够综合运用这些基本定律进行力,能,功的分析计算.

  2)考试范围

  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定理,功,功率,动能与势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4,材料应力与应变

  1)基本要求

  了解材料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要求, 了解材料强度理论,掌握材料受静止载荷时应力,应变与变形的计算方法.

  2)考试范围

  外力,内力与应力,变形与应变的概念,拉伸与压缩时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材料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与强度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与应变能,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受弯杆件的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二向应力状态分析

  第二部分:机械设计

  1,机构学

  1)基本要求

  了解各种平面机构的主要类型与特点,掌握常见机构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工程实际问题进行选择和设计.

  2)考试范围:平面运动机构.

  2,机械传动

  1)基本要求

  了解机械传动的主要类型与特点,掌握常见机械传动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工程实际问题选择和设计.

  2)考试范围: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3,轴类零件

  1)基本要求

  了解轴的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内容;熟悉轴在转距和弯矩作用下所受应力的变化特征,轴的失效形式;熟悉周的工作能力计算中折算系数α的含义.掌握转轴,心轴,传动轴的定义;掌握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法.

  2)考试范围:轴的功用和类型,轴的常用材料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4,轴承

  1)基本要求

  了解滑动轴承的特点和应用;熟悉轴瓦结构,材料的要求;了解非液体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掌握非液体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准则,校核计算.了解滚动轴承各种类型的特性和应用;了解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原则;熟悉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熟悉滚动轴承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和失效形式了解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基本额定静载荷,当量动载荷的含义;掌握滚动轴承当量动载荷的计算;掌握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的计算

  2)考试范围:

  滑动轴承的类型,结构型式;轴瓦和轴承衬材料;润滑剂和润滑装置;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特点和代号;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准则;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计算;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5,连接设计

  1)基本要求

  了解机械制造业常用螺纹,特点和应用;掌握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受横向载荷(只受预紧力)作用的紧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了解键连接的基本类型;掌握普通平键连接的选择和校核计算.

  2)考试范围:

  螺纹参数;机械制造业常用螺纹;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螺纹标准紧固件;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螺纹的材料和许用应力;键连接.

  第三部分:农业机械与设备

  1,耕地机械

  1)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耕地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考试范围:铧式犁,旋耕机,深松机械等.

  2,整地机械

  1)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整地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考试范围:

  圆盘耙,水田整地机械,联合整地机械等.

  3,播种施肥机械

  1)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播种施肥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考试范围:

  各类排种(肥)器,开沟器,谷物条播机,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精密播种机械,免耕播种机械等.

  4,栽植机械

  1)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栽植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考试范围:

  育苗机械与设备,水稻插秧机等.

  5,收获机械

  1)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收获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考试范围:

  收割机械,脱粒机械,清选机械,谷物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

  三,参考书

  工程力学部分: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 理论力学(I)(第六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刘鸿文主编. 材料力学(I)(第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也影. 流体力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机械设计部分:1,刘莹 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教程.(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016-06-01 02:12:49
杜紫萱

  《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加工与安全

  食品卫生学考试大纲

  食品卫生与检验以食品微生物检验部分为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食品卫生与检验在现代食品生产、贸易、消费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国外食品卫生与检验的概况和发展趋势;学习食品卫生与检验的原理与方法;掌握卫生检验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食品卫生与检验知识体系中的思维方法和一般规律。

  绪论:

  1.食品卫生检验的发展概况

  2. 食品卫生检验的主要内容

  3. 食品卫生检验的任务和意义

  要求:了解食品卫生检验的发展概括,理解食品卫生检验的任务和意义,掌握食品卫生检验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1.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

  2.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本要求:了解食品污染的主要来源及预防控制方法,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和预防控制的措施

  第二章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介绍

  1.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介绍

  2.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介绍

  要求:了解食品卫生检验的基本原理和仪器分析方法,掌握微生物检验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检验方法。

  第三章 食品卫生检验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1. 样品采集的原则

  2. 采样程序与采样方法

  3. 样品的预处理

  要求:了解样品采集的原则,理解采样程序和采样方法,掌握样品预处理的方法。

  第四章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食源性疾病

  1. 食品的细菌污染与腐败变质

  2. 霉菌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

  3. 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4.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

  要求: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分类,理解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细菌、真菌及其毒素污染食品引起的腐败变质及其预防措施。

  第五章 食品卫生细菌学

  1. 微生物检验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MPN)

  2. 致病性杆菌及其检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志贺氏菌)

  3. 致病性球菌及其检验(葡萄球菌、链球菌)

  4. 其他细菌的检验(肉毒梭菌、蜡状芽孢杆菌)

  要求:了解微生物检验的指标,掌握微生物检验指标、致病性杆菌、致病性球菌的微生物学特点、检验方法、致病性及其预防控制措施。

  第六章 食品卫生真菌学检验

  1. 常见产毒霉菌的鉴定

  2. 霉菌毒素的检验(黄曲霉毒素)

  要求:了解常见产霉菌的特征及其鉴定方法、掌握霉菌毒素的致病性和检验方法。

  第七章 介食物传播的寄生虫检验

  1. 介食物传播的寄生虫概述

  2. 绦虫的生活史及其检验

  3. 蛔虫的生活史及其检验

  4. 旋毛虫的生活史及其检验

  5. 肝吸虫的生活史及其检验

  6. 肺吸虫的生活史及其检验

  7. 姜片虫的生活史及其检验

  教学要求:了解介食物传播的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形态特点、掌握寄生虫

  识别的方法。

  第八章 食品病毒学检验

  1. 食品与水中的病毒

  2. 食品中病毒的传染及致病作用

  3. 病毒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 食品病毒的分离

  5. 食品病毒的鉴定

  要求:了解介食物传播的病毒特点,掌握病毒样品采集、分离、鉴定的方

  法。

  第九章 几种食品的卫生检验

  1. 肉与肉制品的检验

  2. 乳与乳制品的检验

  要求:了解一般食品卫生检验的内容,掌握肉制品、乳制品卫生检验的方法。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考试大纲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 材:《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贾英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食品标准与法规》,胡秋辉、王承明编著,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李波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年。

  《食品标准与法规》,艾志录、鲁茂林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是高等农业院校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的现状,学习“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食品安全的理论体系与方法、,掌握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有关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掌握GMP、SSOP、HACCP、的原理和建立方法、ISO9000系列标准和食品风险分析理论,达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的目的,掌握并能应用食品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既要重视理论,但是更要重视实用,是以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化、食品原料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标准、食品质量管理学等等学科有机结合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自学者具有相关的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等基础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食品安全控制现状

  重点:目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食品安全发展趋势

  第三节 重点: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控制现状和发展趋势,各种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

  理解:食品风险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的严重后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掌握: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有哪些问题,有哪些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第二章 良好操作规范GMP

  第一节 GMP国内外应用现状

  重点:GMP的概念

  第二节 原材料采购、运输的卫生要求

  1.采购原材料的要求

  2.运输工具(车厢、船仓)卫生要求

  3.原料贮存要求

  重点:原料的验收与标准

  第三节 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

  1.工厂选址,设计与结构

  2.工艺流程与厂区布置

  3.给排水系统

  4.设备、工器具及管道

  5.通风与照明设施

  6.车间应有防鼠

  7.防蚊蝇、防尘设施

  重点:工厂选址,厂区布置与工艺流程

  第四节 工厂的卫生管理

  1.卫生管理机构

  2.设备维修与保养

  3.清洗和消毒

  4.有毒有害物管理

  5.人体健康管理。

  重点:卫生管理

  第五节 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

  1.原材料处理、半成品处理和加工

  2.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清洗、消毒

  3.成品储存

  重

2016-06-01 05:29:4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